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全国各地除浙江)
一、单选题
(2021·江苏·高考真题)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
2.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
【答案】1.A 2.B 3.D
【解析】1.结合时间“公元8世纪”可知当时有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存在,据图,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A项正确,南海沿岸当时人口数量较少,商贸不发达,B错误;几内亚湾沿岸位于非洲西部,距离基尔瓦较远,商贸不发达,C错误;地中海沿岸距离基尔瓦较远,不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D错误,本题选A。
2.据图中经纬线可知,从科伦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经过35个经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两地距离可计算为111×35=3885km,从摩加迪沙到基尔瓦大致经过10个纬度距,可计算两地距离为10×111=1110km,故从科伦坡到基尔瓦距离大致为4995km,据材料,郑和船队每天航行190km,可计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达,故最短4周就可到达,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变迁,因为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让基尔瓦显得有些鸡肋(基尔瓦仅仅是由于早期航海家们需要一个落脚点,充当桑给巴尔岛和索法拉之间的中转站。)。稍有吨位的船只,都可以从好望角直接抵达索法拉,然后直航到桑给巴尔,再转进印度等东方口岸,不需要在基尔瓦再停留,D项正确。资源枯竭,风沙影响,气候变暖均与该地商贸地位逐渐衰落关系不大,ABC错误,本题选D。
(2021·江苏·高考真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图4为2021年由遥感影像解译转绘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区域地势总体上( )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D.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5.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 )
A.交通出行 B.防洪避险 C.生活取水 D.田间管理
6.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 )
A.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 B.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
C.规模经营的商品农业 D.休闲观光的城郊农业
【答案】4.C 5.D 6.B
【解析】4.据材料,该地位于安徽省,据图可知,该地东南部主要为水田及田垄,地势较低,西北部分布有旱地及其他用地以及经济林,地势较高,故该地地势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据图,该地住宅分散分布,田地和住宅交错相间,便于田间管理,D正确。住宅分散需要修建更多的交通线路来沟通各区域,不便交通出行,A错误,防洪避险应将住宅分布在远离山区的地方,与住宅分散关系不大,B错误,住宅分散与生活取水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6.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图中水田旱地均有分布,判断有水旱轮作方式,住宅数量较多,生产规模较小)B项正确;图中住宅分散,水田和水塘面积狭长显然不具备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特点,AC错误;图中公路数量少,交通条件显然不是城郊地区,D项错误,本题选B。
(2021·北京·高考真题)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镇( )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B.地处华北平原 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水路交通便捷
8.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
【答案】7.B 8.B
【解析】7.北京中心坐标大致为北纬40°,东经116°,结合图中所给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该镇位于北京西南方位,A项错误;结合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镇位于华北平原,B项正确;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C项错误;读图可知,当地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不便利,D项错误。故选B。
8.图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项正确。故选B。
(2020·山东·高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答案】9.A 10.A
【解析】9.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故选A。
10.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 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 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选A。
(2019·北京·高考真题)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1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A.50千米 B.200千米
C.500千米 D.2 000千米
【答案】11.C 12.B
【解析】11.从图中看,该地位于珠海,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A不对;该地水域广阔,河流径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B不对;该地区经济发达,两岸经济交流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桥可以缩短交通时间,C对;人口迁移一般指较大尺度的、较长时间的人口流动,说两岸的人口迁移频繁不合适,D不对。故选C。
12.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3°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该地图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183千米≈1/200千米。故答案为B。
13.(2018·北京·高考真题)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据题干知,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说明主干道的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河流指示东西方向,且村史馆位于该村西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该村东北部,经分析可知甲图各条件均符合。故选A。
(2018·江苏·高考真题)“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14.D 15.A
【解析】14.结合图8可知,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根据图,丁地丁地中间高,四周低,且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故D项正确。甲地东北侧为沟谷,位于沟谷的顶部,水土流水容易导致地坑院落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A项错误;乙、丙两地地势起伏大,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B、C项错误。
15.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能够筹集资金,促进对地坑院的保护,故A项正确;部分地坑院还有居民居住,不适合进行完整保护,B项错误;地坑院数量多,废弃的地坑院没有修复价值,C项错误;地坑院占地面积广,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不适合推广建造,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6.(2021·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下左图)。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下右图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
(1)拦沙是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请说明理由。
(2)结合右图,分析建设该溢流坝的有利条件。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河流上游流经山谷,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湖,溢流坝可以拦截泥沙,保证芦林湖清澈的水质;芦林湖为人工湖,拦截泥沙可以防止湖泊面积萎缩。
(2)地形平坦,且跨度小,建设难度小、成本低;坝址位于河流出山口,沙、砾石等原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靠近公路,便于其他原材料的运输。
(3)严格控制影响水质的泥沙入湖量;预防由于发展旅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建立健全法规,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位于河流入湖的位置,由于河流上游流经山谷,有大量的泥沙,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溢流坝可以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以保证芦林湖清澈的水质;从材料中得知,芦林湖为人工湖,面积不大,拦截泥沙可以防止湖泊面积萎缩。
(2)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湖泊,并且位于地势低平的地区,坝体跨度小,因此有利于建设,造价较低;从材料中可知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可推断出坝址位于河流出山口,沙、砾石等原料充足,便于就地取材;从图中可以看出溢流坝靠近公路,便于其他原材料的运输。
(3)要实现芦林湖的永续利用要从保护水质和湖泊面积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分析。要保证湖泊的水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上游河流含沙量大,带来的泥沙多,水体浑浊,水质差,应控制泥沙入湖量;还要从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来分析,即要预防由于发展旅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还要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生物多样性,获得持续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全国各地除浙江)
一、单选题
(2021·江苏·高考真题)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
2.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
(2021·江苏·高考真题)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图4为2021年由遥感影像解译转绘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区域地势总体上( )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D.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5.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 )
A.交通出行 B.防洪避险 C.生活取水 D.田间管理
6.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 )
A.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 B.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
C.规模经营的商品农业 D.休闲观光的城郊农业
(2021·北京·高考真题)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镇( )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B.地处华北平原 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水路交通便捷
8.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
(2020·山东·高考真题)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
A.7:20以前 B.7:20—7:39 C.7:40—8:00 D.8:00以后
(2019·北京·高考真题)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1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A.50千米 B.200千米
C.500千米 D.2 000千米
13.(2018·北京·高考真题)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8·江苏·高考真题)“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二、综合题
16.(2021·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下左图)。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下右图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
(1)拦沙是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请说明理由。
(2)结合右图,分析建设该溢流坝的有利条件。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