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体会科学的精神。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加来道雄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直截了当,导入新课
成为一位科学家是无数有志青年的梦想,对物理的探究更是许多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的,我们来看一下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设计意图:直截了当入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自由诵读,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1)人人都对自然感到好奇,都以自己喜爱的形式寻求自然的“谜底”,但是大多数人一般直接探寻自然本身,而作者却由人的观察角度,反思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看似作者少年时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象力,由此奠定了他对多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
(2)作者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他之所以感到“激动人心”,是因为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也表现了他有毅力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
(3)高中时代,作者“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
从(1)到(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
2.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把握结构。
明确: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但是,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把握思路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小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思考,交流合作
(一)重点阅读文章第2段至第9段,回答以下问题。
1.在第3段中说“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其中“我”遐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3段在节选的这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遐想的主要内容是:水池中的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第3段在节选的这部分中起总领作用。
2.请你总结一下,作者设想的鲤鱼“科学家”是怎样认识鱼池以外的世界的?
明确:(1)鲤鱼“科学家”对那些提出在水池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
(2)它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
(3)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3.由鲤鱼对人类世界的认识,你受到什么启示?
明确:由鱼认识外部世界的局限性。可以推知我们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局限性。我们人类对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学习与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重点阅读文章第12段至第14段,回答以下问题:
1.第13段中说“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这种记忆”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温暖如春”?
明确:“这种记忆”是指“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够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说它“温暖如春”,是因为作者一开始便被爱因斯坦的故事迷住了,阅读他的书,是为了寻找答案,童年时的作者对科学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并享受到了求知带来的无穷乐趣。
2.第13段中说“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的神秘谋杀故事都更加激动人心”,爱因斯坦是作者迷恋崇拜的对象,这里作者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谋杀故事相比,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明确:合适。因为这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在孩子眼中,谋杀故事无疑是最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的。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谋杀故事相比,更能突出强调爱因斯坦的故事对作者的强大吸引力,所以说用得很合适。
3.如何理解“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的含意?明确:这句话说明了两层含意。一是理论物理学家工作的艰苦。作者认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
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二是作者对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强烈的执着的兴趣,并为此树立了自己的终生志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重点段落、分析内容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文章尽管只具体写了两个阶段的三个事件,但是在他走向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却突出表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想象力(鲤鱼世界幻想)、好奇心(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探索精神(思考和大量查阅资料)
和实验精神(制造电子感应加速器)。同时他的成长经历也给我们普通人以深刻的启示:任何人要想成功都离不开大胆的想象、怀疑和猜测,不能故步自封;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要到达成功的彼岸离不了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五、布置作业
结合本文所写加来道雄的教育历程,谈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后感。(提示:可以写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哪些素质,也可以举出几个和作者成长历程相似的科学家谈一谈。)
板书设计
备课资料
教学建议
1.主线教学法
阅读实用类文本对关键词的关注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指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我们需要弄清关键词的精准义,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进而明白文本主旨。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文本标题的“物理学家”“教育”“历程”三个关键词,让学生通过这三个关键词去阅读和解读文本的意义,领悟写作的路径。
“童年趣事”环节体现了好奇心、想象力等对于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意义,高中生对于这些是不难理解的。这些故事背后的物理学意义或者说对于一个未来物理学家的意义值得咀嚼,这是文本解读的需要,也具有文章写作的范本意义。
同样,对于“教育”也不可以简单放过。父母带“我”走进茶园观赏自然是教育,自然以其神奇而生动的存在启发“我”,而“我”在这个“历程”中的好奇、想象、沉思和实践探求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过程。
2.方法指导教学法
在整体阅读环节指导学生学会利用课本提供的文献资料去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因此,设计讨论的课堂热点包含了正文和注释,涉及正文注释部分,其实就是在方法上给学生的提示和引领。
这节课的设计更多舍弃细节的铺陈而着力于思考和品味。在文本意义的探究上着力于解读的深度、贴切,而关于文本思想给我们的思考则鼓励学生进行联想、探究和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