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理解文句的意思。
2.理解本文作者的观点。
3.学习驳论的论证方法。
4.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把握文章内容。
难点
1.学习驳论的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作者的观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写的吗?对,是王安石写的。你还能不能说出些王安石的诗句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的诗文造诣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宋神宗年间,他进行了有名的政治变法,但受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传统势力的阻挠。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批驳司马光的看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答司马谏议书》就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回信。
(设计意图:在导语中,让学生从文学、政治两个方面认识王安石,有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二、检查预习作业
1.学生分段读课文,要求不能错读、误读,断句要准确。
2.点名提问课文中有关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重要的实词、虚词的解释和关键句子的翻译。
(设计意图:设置课前预习作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1.点名分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每段段意。
3.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第1段:点明写信的缘由。
第2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指责自己实施新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的弊端,逐一进行反驳。
第3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第4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使全文结构严谨。
(二)合作学习,探究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探究:
(1)在第2段中,作者是如何批驳司马光对他的指责的?
(2)“侵官”是司马光指责王安石的第一个罪名,王安石是怎样批驳司马光的这一观点的?
(3)作者在文中追述“盘庚之迁”有什么作用?
(4)本文第3段中,作者揭露了什么现象?
(5)第3段是如何分层论证的?
(6)第3段最后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王安石在向司马光道歉认错吗?
3.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2)作者不去叙述实行新法是否侵夺了政府有关机构的某些权力这些具体现象,而是从大处着眼,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受命于人主”,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授之于有司”,交付具体主管部门去执行。这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3)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和后悔的必要。“盘庚之迁”连老百姓都反对,尚且未能使盘庚改变计划,那么当前实行变法,只遭受到了朝廷士大夫中保守势力反对,就更没有退缩之理。这是用历史上改革的事例说明当前所进行的变法的合理性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谤”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
(4)在第3段中,王安石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国事,专以向众人献媚取宠为能事的丑恶嘴脸。
(5)第3段分三个层次反驳: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证明自已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6)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学习品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之中,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课文。)
四、再读课文,品读语言
1.再次齐读课文,感受王安石坚决变法的决心和力量。
2.分组讨论,王安石写这封信是为了批驳司马光的观点,属于驳论文,在批驳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在语言上有寓刚于柔的特点。本文观点鲜明,态度决绝,但措辞委婉得体,具有寓刚于柔的特色。如“至于怨诽之多”,先用“固前知其如此也”一句接住,是退;然后“人习于苟且”数句对这种怨谤作出深刻的剖析,是进。一退一进之间形成跌宕,也就形成了全文的委婉文气,但委婉中又含有刚气,含有锋芒。这固然是由于书信体格式的需要,也出于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更是源于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和高度自信。
(设计意图:品读语言,让学生更充分地学习本文寓刚于柔、观点鲜明的特点。)
五、比较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和《答司马谏议书》两篇文章,一篇是写给皇帝的奏疏,一篇是写给同殿称臣的同僚,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烦冗的引证,言之有物,切中时弊。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因为是写给皇帝的奏疏,在劝谏过程中,善于设疑,语言亲切、委婉而又顺耳,从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入手,易于让君主接受。
《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回信,两人共事多年,私交不错,只是政见每每不合。这篇文章既要照顾到友情又要摆明事实,因而作者采用了寓刚于柔的表达方法,措辞委婉,但在变法原则上寸步不让,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据理力驳而不失委婉,于平和中显出夺人的气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文体不同、风格迥异的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究。)
六、布置作业
1.整理本课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2.去图书馆和利用网络,搜集、查找历史上有关富国强民的变法,结合现实请你谈谈变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设计意图:布置两个作业旨在夯实学生文言基础;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