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号
双湾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题号 一1-30 二 总分 总分人 复核人
31 32 33 34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使南北重新统一。灭掉的这个“朝代”是( )
A.宋 B.齐 C.梁 D.陈
2、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是( )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江都
4、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渊 C.秦叔宝 D.魏征
5、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称之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
A.抗击突厥 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 D.重用人才
7、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8、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往来( )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靺鞨
9、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其修建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1、古人云“棋琴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2、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剧照,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高窟
13、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高大勇武,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的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A.元昊 B.阿骨打 C.阿保机 D.赵匡胤
14、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得到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日本人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有一位宋代文学家在湖北黄州时曾烹制了一道菜,还写了打油诗:“黄州好猪肉,……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道菜经他推荐后,很快在宋代市民中广为传播。这道菜出自谁的手( )
A.王安石 B.苏轼 C.司马光 D.欧阳修
17、“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
①东周 ②西汉 ③三国时的魏 ④北魏 ⑤北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8、“杯酒释兵权”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为( )?
A.唐玄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明太祖
19、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20、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宋代,下列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①士大夫在酒楼上吃东坡肉 ②商人出门坐轿子 ③市民到娱乐场所瓦舍听评书 ④老百姓普遍穿丝绸做的衣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2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22、“当西方人的心林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究的”,-------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指出的中国人是当时的( )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元朝人
23、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的是宋代的( )节日
A.元旦 B.中秋 C.春节 D.寒食
25、“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
A.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B.江南的手工业繁荣
C.全国经济重心移到黄河流域 D.江南的商业繁荣
26、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唐朝时发明使用的可随水力自行转动,把由低处汲向高处,提高灌溉效能的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
27、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②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④李白被后世尊为“诗圣” ⑤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8、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
A.南迁至中原地区 B.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 、
C.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 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29、“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是称颂( )
A.屈原 B.陶渊明 C.杜甫 D.白居易
30、金朝改革旧俗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与管理
B.金的旧俗已经不适应,应当完全抛弃
C.金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得分 评卷人
综合题(40分)
31、阅读材料:(共12分)
材料—:魏晋以来,官员大都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5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 除唐太宗外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哪两位 (5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
32、阅读材料:(共10分)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肋低; 背如复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朅从畦东走畦西。------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笑我一生踏牛犁, 不知自有木駃騠。(苏轼诗句)
请回答: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三点) 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 (4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3)材料三中苏轼所写的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有什么优点?(3分)
33、阅读材料:(共8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朝时一位著名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著名皇帝”是谁?(1分)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的?(5分)
(3)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34、阅读材料:(共10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匈奴”一词是借用。那么“匈奴”是指哪一民族?(1分)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3分)
(3)岳飞有什么主要事迹?他生活于哪个朝代?(3分)
(4)人们为什么立祠纪念岳飞?(3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
30道选择
DBBDC DCCDC BDCA BBBBD DBBAA DDCCA
第二部分:
31、(1)、以出生门第(或家族背景)
科举考试
(2)、科举制度 唐玄宗 武则天
(3)、可以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人才,刺激人们读书和求知,以及改变社会地位而努力,人才源源不断补入
32、(1)、北方人民南迁,自然条件好,相对和平等。后问,合题意就行
(2)、经济重心南移
(3)、秧马 插稻秧用 劳动强度低,提高插秧速度(劳动效率0
33、(1)、唐太宗(李世民)
(2)、以史为镜 以人为镜
(3)、针对上点回答,合理就行
34、(1)女真人(族)
(2)金灭北宋 1127
(3)、岳家军 收复失地 郾城大捷 忠于朝廷 南宋
(4)、汉名族英雄 符合人民大众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