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1 22:24:23

文档简介

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普高部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01-5 BCCBA 06-10 CCCAD
11-15 BDCDA 16-20 AABCD
21-25 BDCCB 26-30 CCDBC
二.非选择题
31.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每点2分)。
(2)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2分)。
唐:确立三省六部制。(2分)
宋: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权力。(2分)
(3)表现:剥夺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2分);民主机构担负起独立管理国家的责仁(2分)。
(4)意义:通过和平改革使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分享了国家政权(1);重新规定财产资格,增加了选民的人数(1);削弱了贵族的统治基础,使英国不断走向民主化(1)。
32.(1)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答出一个1分,共3分)
地位: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1.5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1.5分)。
(2)“大破”:反对宗教迷信,批判封建主义(1分)。“大立”:追求民主、科学,为未来社会勾画制度蓝图(1分)。
史实:维新派提倡君主立宪,开展戊戌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民主主义者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3分)
33.(1)特征:朝贡体系:以经济实力为支撑;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持续时间长;厚往薄来;在东南亚和中亚地区通行;形成东亚文化圈;本质上属于贡赐贸易,属于文明的扩散;在西方国家侵略下瓦解。殖民体系:以西欧国家为中心;形成西方文化圈如葡语、西班牙语、英语文化圈(或使世界连成一体);殖民体系是一个不平等、充满暴力的等级体系,也是一个弱肉强食体系。(6分,特点答对三个即满分,不够扣一分)
(2)朝贡体系形成的原因: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自然经济的发达;中国先进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儒家天下理论塑造的产物(3分)。
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的扩张性和开放性;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及掠夺;两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极强主义的、非伦理化的文化推动,不受道义的约束,最大限度的实行掠夺和扩张(3分)。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普高部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为发表于1901 年的漫画《联合体之王》。漫画描绘了当时著名财阀洛克菲勒——身着美元披风,脚踏石油企业,头上的王冠则由他名下众多公司堆叠而成。洛克菲勒名下的“联合体”是(  )
A.蒸汽工厂 B.垄断组织 C.特权贸易公司 D.国际经济组织
2.下图为西班牙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示意图。当时这条航线上运销的主要商品包括(  )
①瓷器 ②黑奴 ③丝绸 ④白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关键词搜索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宪章运动”“新和谐公社”“共产主义者同盟”“阶级斗争”。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空想社会主义的萌发 B.剩余价值论的创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巴黎公社的建立
4.英国人史蒂芬孙曾亲自驾驶新设计的“旅行”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和20节客车厢,奔驰在英格兰斯托克敦至达林敦之间的商用铁路上,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这一事件发生在(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手工工场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5.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时代的人们认为,“这个世界已经令人激奋得很,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来世了”“人具有巨大能力”。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主要诉求是(  )
①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②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③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④推崇基督教禁欲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据史籍记载,东汉时期“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文中的“大秦”是指(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7. “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科学家的作用凸显并逐渐成为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新兴工业不包括(  )
A.电力工业 B.汽车工业 C.纺织工业 D.石油化工
8.有一位航海家的远航是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进行的,为后来西班牙在美洲的征服和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这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9.意大利某一历史时期,有人用热情洋溢的笔触这样写道:“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据此可知,当时的主流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现实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10.《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而且已经被炸毁了。……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以上论述旨在(  )
A.分析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原因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C.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罪恶 D.揭示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11.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有过激烈的争论。“弗吉尼亚议案”认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分配。“新泽西议案”则坚持各州有同等表决权。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美国(  )
A.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 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D.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
12.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形成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3. “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  )
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
14.下表内容依据美国宪法部分条文整理。
授予联邦的权力 禁止联邦行使的权力 保留给州的权力
1.征税权 2.办理外交和缔结条约 3.建立陆军海军 1.不得对从任何州输出的商品征税 2.未得到州的同意.不得改变州疆界 3.在商业上,不得给予任何一州优惠于他州的待遇 1.管理州内工商业 2.制定和改变州法律 3.保护健康和安全
该表体现了美国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中央集权制 D.联邦制
15.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凭发明创造成为了富有的纱厂主;他建立了近代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被誉为“工厂制度的建立者”。这位“传奇人物”是(  )
A.阿克莱特 B.卡特莱特 C.韦奇伍德 D.哈格里夫斯
16.有学者指出:“启蒙时代的知识分子们醉心于牛顿式的世界机器的宏大设计,以至于他们确信,只要遵循牛顿的推理方法,人类就能发现那主导政治、经济、正义、宗教、艺术等的自然规律。”由此推论,牛顿为启蒙运动提供的思想武器是(  )
A.理性精神 B.天赋人权 C.自由平等 D.主权在民
17.有学者感叹,“他们把古典而非中世纪的文学视作典范,试图改变中世纪的道德思想,使之适应喧嚣的城市社会的需要。”“他们”中的一个代表是(  )
A.薄伽丘 B.苏格拉底 C.莎士比亚 D.卢梭
1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发展其他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科学体系。它主要批判继承了(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 ④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图是反映17世纪英国政治生活的一幅漫画。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二者的“角力”可追溯到《大宪章》 ②议会的胜利实际上是民主的胜利
③《权利法案》使国王失去了全部权力 ④二者“胜负”决断于“光荣革命”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路德教反对教皇权威 B.路德教主张“因信称义”
C.路德教麻醉了人们的思想 D.路德教具有双重作用
21.下图是西班牙画家戈雅(1746年—1828年)创作于1814年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描绘了拿破仑的军队血腥屠杀西班牙抵抗者的场面。对此作品认识不正确的有(  )
A.属于艺术作品,只能用来进行参考和借鉴
B.是西班牙人的视角,夸大了入侵者的暴行
C.反映了这一时期西班牙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D.是拿破仑战争末期作品,谴责了法国入侵
22.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到:“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对材料所述“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A.缘于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B.使人类从平面交通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C.推动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
D.推动了地域性分散的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越
23.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 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
B 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 反映出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C 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
D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标志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开始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24.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城市,被称为“博物馆之城”。下列关于该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13—5世纪时欧洲主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之一
②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
③从这里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
④是“人文主义之父”的故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据统计,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来自美洲。下列属于美洲特产的是(  )
①马铃薯 ②玉米 ③南瓜 ④棉花 ⑤可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6.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20初亚洲觉醒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 B.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C.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D.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
27.中世纪非洲加纳、马里和桑海都是代表性的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重视贸易
B.都曾盛极一时,经济繁荣
C.都是受到外来入侵而衰落
D.马里时期廷巴克图是西非著名的文化中心
28.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了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
A.是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的产物 B.国王或皇帝是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C.封臣的主要义务是向封君进贡财物 D.封君封臣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
29.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达成了瓜分世界的协议
30.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段话集中表达了卢梭的什么思想(  )
A.天赋人权 B.平等自由 C.主权在民 D.科学理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中西方的政治文明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运动,已经分别确立了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随着全国的统一,这种新的政治形态也自然地被秦王朝所承用,并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的创新。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材料三
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
——选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1832年议会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邑,议席得到重新分配。这场改革为城市工商业阶层与农村富裕农民规定了10英镑财产资格选举权,使选民人数增加。不过新增加的选民绝大多数为中等阶级,……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基础,……
——选自齐世荣、钱乘旦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政治制度上的两项“创新”。(4分)
(2)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唐、宋两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的表现。(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积极意义。(3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16、17世纪的中国“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若干思想家(要求至少列出三位),指出这一时期这股新思想的历史地位。(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批判与创新”中“大破大立”的表现,概述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这种“创新”对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所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史实。(5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政治秩序。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顺治、康熙、乾隆朝的“恩威并施”“怀德为上”的方针到嘉道时期演变为“羁縻防范”“不开边畔”和“不失国体”,经济上的炫耀所剩无几。此时朝贡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关系,而转化为政治举措,是一种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外关系。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材料二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体系形成的原因。(6分)
(本试卷共6页,第3页) (本试卷共6页,第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