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1. 《图形的平移以及平移的性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1. 《图形的平移以及平移的性质》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1 21: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图形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不是很困难,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轴对称的眼光看待平移,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轴对称和平移相互交融的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图形的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
2.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发现规律,体验教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移的性质和要素。
难点: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老师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并总结视频中的内容。(播放周一升旗的小视频)
2.展示几组图片:
在公路上跑着的汽车,天上飞着的飞机。
同学们每天骑自行车沿着笔直的公路来学校上学。
上面图片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一些场景,你能说明图形是怎么运动的吗?在图形的运动过程中,对于运动主体(图形)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哪些保持不变?
(二)新课讲解
1.发生变化的是:位置
保持不变的是:形状 大小
2.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注意:平移三要素: 几何图形——运动方向——运动距离
3.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平移前后对应点、对应线段以及对应角之间在做怎样的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
想一想:
(1)在下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共同探讨平移的性质。
讨论分析:
①变换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平移变换是图形的每一个点的变换,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那么每一个点也沿着这个放向移动一定距离,所以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②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平移变换是由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所以平移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
③变换前后对应角相等。
④变换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4.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课堂练习
1.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
2. 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 D.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作适当的补充。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3.1
(六)与生共勉
希望各位同学,不论何时何地,恰遇何事何情,可以像平移的图形,只是环境改变,依旧能坚守真我!
五、板书设计
3.1图形的平移
1.图形的平移:一个图形,某个方向,一定距离
2.平移的性质:
不改变图形形状和大小
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且相等
对应连线段平行且相等
对应角相等
六、教学设计反思
1.注意学生活动的指导
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2.给学生空间
最后提出的一个挑战性问题,虽不能解决,让学生更加急迫地要充实新知识解决未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以成良性循环的学习模式。
D
A
B
C
D
E
F
A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