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 八年级上册 8《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 八年级上册 8《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6-21 21:1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课 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仿生杯子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生活是一本最完整、最精美的设计大全,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资料宝库。气势磅礴的山川河流、身手敏捷的飞禽走兽、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它们丰富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以及奇特的功能,耐人寻味,使人浮想联翩。能否从大自然中获取设计的灵感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本课就是以仿生设计为切入点,用大量的优秀设计范例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蕴藏着的各种艺术要素。艺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处处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就能挖掘出艺术的美,并从艺术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如课本展示的有机生物的形态,既给人以无限的童趣,又充满着智慧、幽默和想象。人类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界中生物形态优化、合理的一面,同时又将设计的灵感与思想融入产品的造型中,在这里物质与精神找到了视觉上的结合点。除此之外,人类更应该学习这些生物对待地球的方式:在做许多事的同时,不破坏这个孕育我们生命和我们孕育下一代的地方。人类需要“绿色设计”,需要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概念的设计。
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编排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界中无处不有的优美造型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资料库;第二部分是仿生学在我们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第三部分是介绍产品设计的大概步骤。该课从对自然的观察与分析,再到提炼与感悟,最后应用与设计,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具有综合性的完整单元。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感知能力达到较高程度,区别颜色的能力比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60%以上;视觉感受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灵敏性甚至超过成人;时空知觉有较大发展,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持久性和概括性日益提高;想象力迅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逐步增加;他们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开始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鉴赏能力,正处在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
八年级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对于物体结构力学、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等与工业设计有关的科学理论已有了一些最初步的了解,这为学生初步学习工业设计奠定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关注也从片面感性慢慢过渡到了会作出一定的理性思考。
通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美术的学习,他们有了初步的对物象的形、色、肌理、线条等的概括和提取能力,对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初步掌握了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通过本册前单元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对工业设计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设计和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对工业产品进行简要的欣赏和评述。具备了一定预习查找资料的能力,他们对美术课兴趣浓厚,但个体差异明显。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感受来源于生活的仿生艺术设计的魅力。
2.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对仿生设计产品的欣赏和学习,能借鉴自然界中优美的形状、结构、色彩等要素,进行仿生艺术设计的基础练习。
3. 能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生活与艺术设计的链接,丰富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仿生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以敏锐的眼光从生活中寻找创意并应用于仿生设计。
五. 教学课时
2课时
六. 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好仿生设计的相关作品实物。制作好教学用的课件。配备相应数量的美术教材、学生美术探究资料和学生使用的设计用纸张等。
2. 学具:准备好铅笔、记号笔、水彩笔(或马克笔)、铅画纸等作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预计用时5分钟)
1. 教师活动:局部展示一套“仙人掌杯子”实物第一只杯子并提问:这只杯子的造型像什么?
2.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如“像一只两个触角的虫子”……..)
3. 教师活动:转动杯子,露出杯柄部分,请学生再猜。最后教师展示整套杯子,学生再看,请学生一起来说出整套杯子像什么?
4. 学生活动:猜出“仙人掌”。
5.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灵感的大宝库。这套杯子的设计者就是将生活中仙人掌的造型融入到一组相互叠合的杯子中,使杯子的形态变得奇特而富有个性,并且能使杯子的功能更为完善。这种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特性有选择性地融入到设计中去,追求作品或造型更美、或功能更完善、或更富个性和创意的设计就叫仿生。课件揭示课题《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仿生设计》
【设计意图】用观察→猜→观察→猜的互动性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器物的形、结构、色彩等与相应生物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插上想象和创意的翅膀,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激发我们设计的灵感,成为我们设计的元素。
(二). 欣赏源于生活的设计,探究仿生设计的类型:(预计用时10分钟)
1. 教师活动:播放相应课件,以我国龙山文化出土的《鸟形白陶鬶》和鲁班因“草”而发明锯子等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人类从自然中吸取设计灵感的悠久的历史。并以现代仿生设计大师卢吉·科拉尼与它的仿生大汽车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仿生设计与现代科技结合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革。
2.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交流。
3.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再一些经典的仿生设计作品:
①法国里昂机场航站楼
②“危险”的交通标识牌
③呈牵牛花形的轻盈喇叭裙
④依照猪笼草的样式设计的台灯
⑤豹纹夹克
……..
教师讲解当代仿生设计广泛应用在许多艺术设计领域,如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并提问:你能举出在这些设计领域的其他的仿生设计的例子吗?
4. 学生活动:先同桌进行交流后再个别进行全班交流。(如“鸟巢”体育场、“斑马线”、燕尾服、直升飞机、花洒等)
5. 教师活动: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欣赏课件中所展示的仿生设计作品以及同学们所列举的一些仿生设计,引导学生前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探究:
⑴、它们各自的仿生对象是什么?
⑵、它们各自仿的是仿生对象的什么特征?
⑶、你们能通过对这些例子的分析概括出仿生设计有哪些类型吗?
6. 学生活动:学生前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探究,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7.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小结:仿生设计的类型有:结构仿生(法国里昂机场航站楼)、形态仿生(呈牵牛花形的轻盈喇叭裙),色彩纹样仿生(“危险”的交通标识牌、豹纹夹克)、功能仿生(不作要求,如学生没有归纳出来,可以由教师依据实例进行简要讲解)。
【设计意图】本段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探究问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件罗列的仿生设计案例和学生交流所得的一些丰富案例进行小组探究,透过仿生的有趣外衣,层层深入地了解仿生设计的成品和它的仿生原型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归类,了解其类型。
(3). 探究仿生设计的意义:(预计用时10分钟)
1.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再次欣赏“仙人掌杯子”,引导学生根据所了解的仿生设计类型的知识来判断:这套杯子的仿生设计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仿生?
2. 学生活动:讨论后交流。(主要是形态仿生)
3.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设计师原来用的一套杯子——使用后杂乱堆放一桌的相同杯子,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仿仙人掌的形态来设计这一套奇特的杯子呢?他想解决杯子在使用中的什么问题呢?(教师可再出示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线索)
⑴如果你是客人,你在使用这套杯子的过程中会不会搞混自己的杯子?
⑵如果你是主人,不用时收起这套杯子会占用多大空间?
⑶如果你是一位追求个性化生活品味人士,你会选购他吗?
然后教师再演示仙人掌杯子一只只摆放起来,再组合起来。
4. 学生活动:学生对仙人掌杯子和普通杯子进行对比欣赏,并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再进行交流回答。
5.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交流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探究仿生设计的对于人们生活的现实意义——改善生活,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
6. 教师活动:通过课件组织学生欣赏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水立方”国家游泳馆以及“鸟巢”体育馆等仿生艺术设计,并引导学生思考:源于生活的仿生设计对于我们人类仅仅只有现实层面的意义吗?我们能比能从这些仿生设计中感悟到仿生对于我们人类精神层面的意义?
7.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交流。
8.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小结并概括:仿生设计对于我们人类的精神意义:展现出的人类对于大自然以及生活的态度——崇尚自然、追求绿色、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用对比式的欣赏和线索性问题引导学生的对杯子(产品)使用和审美经验的回忆,着重使学生能深深体会到设计源于问题,源于生活,设计的现实意义在于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4). 仿生设计初尝试:(预计用时15分钟)
1.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几张图片——一群同龄学生也迫切想要改善他们的杯子,引导学生分析同学的杯子有什么问题,再思考自己的杯子使用中又有什么问题。
2. 学生活动:先同桌进行交流后再个别进行全班交流。
3.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板书,并提问:你觉得大家(包括自己)的杯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烫手
易滑 杯子的问题
不美 ……..
4.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个别进行全班发言交流。
【设计意图】从欣赏分析设计师仿生设计的杯子,再到关注自己身边的杯子,再次强化设计应用于生活,应用于人的理念。同时也使本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起学生设计的欲望,从而更容易让学生体会设计的乐趣。
5.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一些生物原型,(如火龙果、郁金香花、青椒、鲤鱼、猴子、蜡烛等)请学生分析相应生物形态、结构、色彩纹样、功能等,思考生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能有效解决自己生活中杯子的问题。并尝试进行简要的仿生设计一只杯子。而后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仿生设计属于什么类型。
6.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简要设计。(5分钟)完成后简要展示自己的尝试设计草图,并谈一谈自己的仿生设计仿的是什么,属于仿生设计的哪种类型。
7.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点评可以是较为成熟的设计,也可以是不太成熟的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 练习设计意在让学生在思维上能将杯子的问题与本课时学习了解的仿生原型的形态、结构、色彩或纹样等特征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本练习评价的要点在于学生创意的这种联系是否可行。学生在本课时的练习中可能会显现出许多生搬硬套的仿生,这也给本课的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