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带上她的眼睛
1.走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中,体悟对科学的激情。
2.理解文章中强烈的现实感和社会批判意识。
挖掘文中人物的感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培养学生珍惜眼下生活。
2.引导学生如何在不起眼的事中感悟科学精神。
1课时。
结合《探究在线》(一本通“预习助记”)课文。
一、导入新课
眼睛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眼睛,我们见到了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风采,因为眼睛,我们体悟到了大地的变幻多姿,有多久,你没有好好爱护你的眼睛了呢?有多久,你没有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了?今天,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二、作者简介
刘慈欣,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作品《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7年连续九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理解重难点词语。
漫步 迟钝 凸现 拍摄 吟唱 点缀 孤零零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3.学生以讲故事的口吻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4.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5段):交代作者去旅游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6~23段):作者带着那双眼睛去大草原游玩。
第三部分(第24~30段):作者回到生活中总是回想起那个小女孩。
第四部分(第31~45段):讲述“落日6号”的事情真相。
第五部分(第46~47段):作者深深的思考。
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小姑娘在草原上的表现有哪些?是不是很奇怪?
明确:那位女宇航员面对一花一草,都会兴奋得忍不住落泪,她还要为那每一朵花儿起名字,她渴望看到日出日落甚至每一束月光。
2.如何理解“我”在精神上的变化?
明确:“我”与那位女宇航员在面对大千世界时极大的反差,“我”对世界上的东西开始有些不耐烦,在她热情的请求下,才勉强行动。“我”认为这个世界是枯燥、乏味的。但在她的影响下,也渐渐懂得了珍惜能看到的东西。
3.你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明确:因为被困在地底下,女宇航员再也无法看到地面美好的世界,所以“她”珍惜能看到的每一个画面。因为受到了她的感染,“我”改正了对这个世界的观点:灰色,开始重新感染这色彩斑斓的世界了。从中“我”学到的东西也有很多:在困境中渴望光明,这是人的本性。既然我们还能自由自在地在这片辽阔无垠的天空下游玩,那么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
五、联系生活,合作学习
1.文中的“我”和小姑娘有哪些不一样?
明确:“我”的精神贫乏和“小姑娘”的诗意心灵,“我”的行动的相对自由和“小姑娘”的“永远封闭在地心”,形成两组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味。文章中充斥着强烈的现实感和社会批判意识,大大提高了科幻小说的文学审美品位。
2.怎样理解作者塑造的这个小女孩形象?
明确: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人们在对物质追求的同时,心灵上却产生了危机感。作者想带着读者在烦躁的、压力巨大的工作中,寻找一片心灵的乐土,纯净的极乐世界。
六、布置作业
1.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阿西莫夫的《基地》,刘慈欣的《三体》等。
2.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探究在线》练习部分。
游历地点:草原 心理路程:无所谓,不耐烦,没激情
现实生活 珍惜当下的幸福
听“落日6号”的故事 对孤寂看科学探索者的赞扬
对物质文明繁荣下人类心灵的深切思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