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的《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一、 说教材: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图文信息,这就需要借助工具,Word就是最常用的图文处理软件。本课通过活动任务介绍在Word中如何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表格,混排图文,以此体现Word处理信息的优势,同时培养学生欣赏美、赏析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1、教材的地位:本节内容是WORD文档编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文本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从素材组织、素材展示到图文混排练习基本由学生自行完成。
2、教材的作用:本节讲授的图片、艺术字插入和编辑操作方法都是图文混排的基础技术,不仅适用于不同版本的WORD,而且对学习其它类型的文字处理软件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通过学习此节内容,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在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艺术字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档的编辑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的具体引导让学生的审美阅历有所增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艺术字、表格及其编辑的方法;能够灵活地设置图片及艺术字的格式。
2、能力目标:通过采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学生展示资料,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式自由练习,培养学生协同合作、创新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定向练习的过程中,运用背景诵读课外散文《荷叶 母亲》,引导学生关注美、发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自由练习中欣赏优秀作品的展示,以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艺术字、表格的方法和技巧”上,之所以说是重点,是因为只有掌握了插入和编辑的方法后,才能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排版,它是最终实现图文混排效果的基础。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的方法来突出重点。
本节难点是“如何编辑图片使其在文档中的效果达到美观?”因为要想使文档中的图片和文字达到协调美观,仅仅掌握了编辑图片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还不够,还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所以要达到图文并茂是很不容易的。在“学生练习”中打破束缚,使学生能通过实践,大胆创新、突破这一难点。
四、说学情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小学计算机基础较差,对计算机的接触相对比较少,操作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我将本课内容分为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着重方法的引领,第二课时则以实际操作和技术指导为主。在设计任务时我注重任务的层次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中去,真正学会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情我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
任务驱动法:据本节课内容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用不同的形式(收集资料、展示资料、运用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的任务,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法:把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的引导与演示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法:
主动探寻法: 现代化教育思想倡导的教学方法是主动探寻的学习,是为应用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为记忆知识而学习。因此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实际操作中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法: 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周围,发现信息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1、播放课文《荷叶母亲》的诵读时,展示已编辑好的散文内容:
采用CAI课件,一边播放,一边显示,创设了轻松的学习环境。计算机课是一门工具学科,时刻和其他学科结合的学科,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学素材中渗透励志、健康的内容,对我们的学生是有益处的。
2、教师引导,确立目标。
引导学生从几个方向去探究插入图片、艺术字,指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
3、学生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为学生准备了多元素材,安排学生作图文混排的练习。 学生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查看学生的操作情况,随时发现、分析问题、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解决问题。
4、拓展创新,形成能力。
给学生展示“多彩的中学生活”电子报纸,并为学生准备了照片、歌曲及歌词等素材,安排学生做电子报刊的练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色彩运用得当,具有个性的版面设计。
5、成果展示: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一些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让学生之间展开互评。
并要求制作者讲解制作过程,煅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概括总结能力,并对自己的学习、作品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
6、课后小结: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7、课后作业:
提问学生,利用word的图文混排还可以做什么?
学生的回答有:电子小报、电子贺卡等等。
结合学生的回答布置作业,制作一期我们自己的电子报,并用邮箱发送给老师。让老师看到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技能,作业中再次突出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给老师发贺卡这一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反思:
在整节课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团结协作、个性展示、美育引导为主线,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使教学重点、难点能得以突出和突破。并通过丰富、拓展课堂这一教育平台,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发现生活之美,让我们用心去创造。
展现形式之美,让我们秀出最精彩!
创造图文之美,让我们生活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