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第 1 课时
1.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
2.能力目标: 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
3.情感目标: 主动参与认识小数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小数的数位和所对应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相邻数位间具有十进关系。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和白板课件
环节 具体内容 学法指导
学啥我知情 1、了解学习目标 借助计数器认识小数部分各个数位名称
2、自主学习内容: 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观察计数器,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 分别表示多少?
3、提出问题: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二、问题——情境导入 谈话 引入 通过运动会学生的跑步成绩,体会地铁速度之快,简单介绍地铁的原理,关于22.222你都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人类现代化科技的发展。
三、问题整合 问题大家选 1、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2、认识小数的数位和所对应的计数单位。3、解释两个相邻小数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师生共同筛选
四、自主学习 小数我会拨 1、出示计数器,学生观察计数器,初步认识小数数位。2、在计数器上拨数,认识不同数位的位值意义。依次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说一说各个数位上的2各表示多少? 渗透了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学生学习小数数位顺序表的知识奠定基础。
数位我来认 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它和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有什么不一样,整数的数位顺序表中最小的计数单位是“1”,无法表示小数。1、小数由几部分组成?2,通过自主学习小数数位顺序表,你都学会了什么? 认识各个数位的名称、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
关系我解释 思考: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思考。
规律我总结 1、价格一样吗?观察5元与5.00元的关系:从左往右看,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右往左看,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小组互动交流展示 精彩我展示 先自主学习,然后讨论交流,解疑释难,最后板演展示并讲解。四个小组分别讲解四个自主学习的内容,看哪个小组写得又快又好,讲解得清晰明白。1、学生解释计数器,并将22.222拨出,分别说出“2”表示多少,完成填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2、理解和掌握小数各个数位的名称、计数单位。明确小数计数单位的分数表示方法和小数表示方法。3、引导学生借助元、角、分的关系和面积模型上涂色,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明晰“小数的计数单位与整数一样,也是‘满十进1’,即小数相邻计数单位间具有十进关系。”4、通过观察5与5.00,和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加以说明
六、教师讲解、课堂小结 点拨我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1、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1/10,1/100,1/1000,…也可以写成0.1,0.01,0.001,…2、小数的计数单位与整数一样,也是‘满十进1’,即小数相邻计数单位间具有十进关系。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零星知识结构化知识才能学到家
七、问题征答 提问我来答 1、对于本节课的问题学生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2、课前预习时还没有解决的问题。3、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教师根据学情启发、引领
八、课堂练习 练习当堂清 1、在计数器上画一画,再填一填。⑴0.4里面有( )个0.1,0.025里面有( ) 个0.001。⑵14.24中,个位上的“4”表示( )个( ); 百分位上的“4”表示( )个( )。2、看一看,填一填,说一说。3、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先涂一涂,再与同伴交流。 0.03 0.304、把相等数的连起来。 独立完成后小组反馈
问题后置 问题大家议 1、完成课后作业,资源评价 充分学习
2、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贴在墙壁寻求帮助 独立解决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一)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学的主导作用,引入了新课程的教学理,,课前引导学生复习了以往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结合情境图,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在掌握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小数的意义进行单位换算,让学生获取新知,并且敢于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通过“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尝试主动获取新知喜悦,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理解深刻、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