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3.2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过氧化氢制氧气 催化剂(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习:3.2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过氧化氢制氧气 催化剂(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2 14: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过氧化氢制氧气 催化剂
知识点 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用约10%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和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MnO2)做如1所示的实验。
图3-2-1
(1)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①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这是因为       。
(2)向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  。
(3)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试管③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待③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向③中再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                ,重复该操作多次,均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说明                   。
(5)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并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 。
2.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的速率
D.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知识点 2 对催化剂的理解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B.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催化剂一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4.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
A.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只有制取氧气的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C.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D.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5.某同学想探究氧化铜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
A.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B.称量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是否改变
C.验证反应前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D.只验证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6.如2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出现的现象是
图3-2-2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7.如3为用一定质量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数据分析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 (  )
图3-2-3
8.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图3-2-4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时,过氧化氢溶液从    加入,使长颈漏斗的末端伸入    以下。反应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为        。
(3)实验中能用B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            ;C和D装置中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9.某小组在做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实验时不小心把过氧化氢溶液洒到了水泥地板上,意外地发现地上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于是他们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 除二氧化锰外,水泥块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它的催化效果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弱
[设计实验] 小雨以相同的收集时间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40 mL    
② 40 mL 水泥块0.5 g    
③ 40 mL 二氧化锰0.5 g    
(1)以上实验探究的待测数据是               。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则说明水泥块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 g固体,再将此固体放入试管中,  (简述操作和现象)。
[预期结论] 水泥块            。
[评价设计] 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10.下面是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A装置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证明C装置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及现象是  。
(5)C装置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止水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
图3-2-5
考|题|展|示
11.[2020·武汉改编]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小颖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再依次进行实验:①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③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
图3-2-6
(1)当出现带有火星的木条    的现象时,说明试管中有大量氧气产生。
(2)实验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的目的是     。
(4)要想探究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再做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                     。
答案
1.(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很慢
(2)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3)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5)没有发生改变
2.C  过氧化氢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作催化剂,不是反应物;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而不是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化学性质与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3.A
4.A  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在不同的反应中可能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在反应中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生成物的质量。
5.D  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D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会造成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故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7.C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质量都增加,过氧化氢的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氧气和水的质量不再改变,过氧化氢的质量为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8.(1)集气瓶
(2)长颈漏斗 液面 催化作用
(3)氧气不易溶于水 C
9.[设计实验] (1)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2)大
(3)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迅速产生气泡,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仍得到0.5 g固体 
[预期结论] 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 探究水泥块的催化效果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弱
催化剂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要想证明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②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10.(1)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C
(4)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处,木条复燃
(5)排出A装置中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 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烧杯B中的水进入C装置
(3)C装置为双口瓶,不能加水收集气体,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若要证明C中是否收集满氧气,只需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5)C装置中氧气集满后,关闭K2、K3,打开K1的目的是防止A装置中继续反应产生的氧气使装置内气压过大,将带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弹出;将红磷点燃后伸入C装置内,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此时C装置内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掉了氧气而气压减小,打开K3将会观察到烧杯B内的水被吸入了C装置中。
11.(1)复燃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4)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探究某物质是不是某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探究该物质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