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及探究
1.某小组在学习物质燃烧的条件时进行了探究。
图3-3-1
(1)A实验是探究燃烧首先需要的条件是 。
(2)B实验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经此过程,最终确定了物质发生燃烧时三个条件 。
知识点 2 缓慢氧化和自燃
2.下列关于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放热反应
B.自燃往往都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C.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知识点 3 灭火的原理
3.[2020·湘潭] 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4.[2020·云南]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5.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6.请根据图3-3-2回答问题。
图3-3-2
(1)图①和图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② 。
(2)图③是往燃着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
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
考|题|展|示
7.[2020·广州] 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 )
A.隔绝氧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以上都有
8.[2020·福建] 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字母)。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室内起火时,如图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
答案
1.(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蜡烛熄灭 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3)小木条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缺一不可(或同时满足)
2.C 缓慢氧化不需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就可以发生。
3.B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家用电器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能使温度降到油的着火点以下,防止爆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不会残留任何物质而使物品损坏。
4.C 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隔绝氧气,不可用嘴吹灭;通电的电热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该先切断电源;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时,可燃物不能燃烧。
5.A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支持燃烧。
6.(1)①隔离可燃物
②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会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合理即可) 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合理即可)
7.B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移走可燃物,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8.(1)A
(2)打开门窗,为可燃物燃烧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