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汇编:元素或物质推断题(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汇编:元素或物质推断题(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2 18: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真题汇编: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2022·浙江·高考真题)化合物X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相关实验:
化合物X在空气中加热到,不发生反应。
请回答:
(1)组成X的三种元素为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溶液C的溶质组成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①写出由X到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X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氨水中,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尾气中相对活泼的2种气体_______。
2.(2022·浙江·高考真题)化合物X由4种元素组成。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
(1)组成X的元素有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
(2)溶液C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根据C→D→E的现象,给出相应微粒与阳离子结合由弱到强的排序______。
(3)X与足量Na反应生成固体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设计实验确定溶液G中阴离子______。
3.(2021·浙江·高考真题)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实验。
其中,白色沉淀B能溶于NaOH溶液。请回答:
(1)白色固体C的化学式是_______,蓝色溶液D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化合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化合物X的一价阴离子与CH4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写出该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
(3)蓝色溶液A与作用,生成一种气体,溶液蓝色褪去,同时生成易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设计实验验证该白色沉淀的组成元素_______。
4.(2021·浙江·高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
其中:X是易溶于水的强酸盐,由3种元素组成;A和B均为纯净物;B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______。
(2)将固体X加入温热的稀H2SO4中,产生气体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步骤II,某同学未加H2O2溶液,发现也会缓慢出现白色浑浊,原因是______。
(5)关于气体B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原因,一般认为:B不能使品红褪色,而是B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品红褪色。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
5.(2020·浙江·高考真题)Ⅰ.化合物Ⅹ由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加热X,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Y,Y为纯净物;取,用含的盐酸完全溶解得溶液A,将溶液A分成和两等份,完成如下实验(白色沉淀C可溶于溶液):
请回答:
(1)组成X的四种元素是N、H和_______(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溶液B通入过量得到白色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化合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要求同时满足:
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必须是X中除N、H外的两种元素;
②反应原理与“”相同。
Ⅱ.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实验,如图。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锥形瓶内有白雾,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请回答:
(1)将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2)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6.(2021·安徽·高考真题)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 关 信 息
X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XO3
Y 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Z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1
W 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_族;W的原子半径比X的_____(填“大”或“小”)。
(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________(填“大”或“小”); 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__;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
(3)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101Kpa下,已知13.5g的Z固体单质在Y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9·浙江·高考真题)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 由现象1得出化合物X含有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2) 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________(填化学式)。
(3) X的化学式________。X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8.(2020·海南·高考真题)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1·海南·高考真题)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处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
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1·浙江·高考真题)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 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_____。(已知Cu2O+2H+=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_____。
11.(2021·海南·高考真题)图A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的溶液为常见的酸,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______,晶体类型为_______。
(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图A中由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_________。
(5)k的分子式为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12.(2021·天津·高考真题)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B (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________;D的电子式:________。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
13.(2020·福建·高考真题)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0·天津·高考真题)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XW的电子式为_______;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 ④金属晶体
(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U、V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V、W的氢化物分子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证明_______。
(4)YW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由此可知VW和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
15.(2020·湖南·高考真题)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其中A为某金属矿的主要成分,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B和C。单质C可与E的浓溶液发生反应,G为砖红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E__________、G__________;
(2)利用电解可提纯C物质,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质是____________,阴极物质是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将0.23 mol B和0.11 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D,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B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D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6.(2020·北京·高考真题)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_______。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_______。
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_______。
(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______。
17.(2020·上海·高考真题)考生注意:下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A)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_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 L层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2个
Y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Z L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1)写出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写出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T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
a.常温下氯气的颜色比T单质的颜色深
b.T的单质通入氯化钠水溶液不能置换出氯气
c.氯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价态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0·海南·高考真题)A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ⅡA族元素,常以化合物F存在。从单质A起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可由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E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G和D的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D与H反应可能生成的盐有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实际生产中,可由F为原料制备单质A,简述一种制备方法_________________。
19.(2021·安徽·高考真题)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根据图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将化合物D 与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019·浙江·高考真题)为探究不溶性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组成元素为H、O和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经一步反应能得到X的化学方程式(要求非氧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Ba、Cu、O BaCu3O4
(2)HCl、H2SO4
(3) 2NH3+BaCu3O4Ba(OH)2+3Cu+N2+2H2O BaCu3O4+12NH3H2O=3Cu(NH3)+Ba2++8OH-+8H2O
(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尾气出口,若变蓝,说明尾气中有NH3。将尾气通入冷的集气瓶中,若有液珠,说明有H2O
2.(1) Fe、S、O、H FeH(SO4)2
(2) FeCl3、HCl、BaCl2 Cl-、H2O、SCN-、OH-
(3)2FeH(SO4)2+40Na2Fe+4Na2S+16Na2O+H2
(4)用玻璃棒蘸取溶液G,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若变蓝,说明存在OH-;取少量溶液G,加入足量H2O2,用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S2-
3. CuAl2Cl8 将白色沉淀溶于硝酸,得到蓝色溶液,说明有元素;再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有元素
4. Cu、S、O CuS2O6 S2OSO+ SO2↑ + Cu(OH)2 →+ 2H2O 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 H2SO3能被氧气氧化为H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 配制品红无水乙醇溶液(其他非水溶剂亦可),通入SO2,不褪色;品红水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固体,褪色更快
5. 或 吸收浓盐酸中的水分且放热导致挥发 气体会将带出,与作用生成
6. 三 ⅣA 大 小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甲酸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最后变无色溶液
7. O Cu和NaOH NaCuO2 2NaCuO2+8HCl2NaCl+2CuCl2+Cl2↑+4H2O
8. 浓盐酸 四氧化三铁 2H2O2 2H2O +O2↑ KClO3 4HCl+MnO2MnCl2+2H2O+Cl2↑ 铁粉 KSCN溶液 溶液变红
9. H O Na NaOH Na2O2 H2O2 5H2O2+2MnO4-+6H+=2Mn2++8H2O+5O2↑ H2O2+CN-+OH-=CO32-+NH3
10. AlH3 AlH3+3H2O=Al(OH)3+3H2↑ Mg3N2 2NH3+3CuO3Cu+ N2↑+3H2O 取少量反应产物,滴加足量稀硫酸,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证明产物Cu中含有Cu2O;若溶液不变蓝色,证明产物Cu中不含Cu2O 可能 AlH3中含-1价H,NH3中含+1价H,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2
11. 金刚石 8 原子晶体 1s22s22p63s23p5 H2O H2O分子间形成氢键 V形(或角形) sp3 HCl COCl2 sp2 极性
12. Na>Al>C>O>H C2H2 O=C=O NaAlO2 AlO2-+2H2O+CO2=Al(OH)↓+HCO3-(或2AlO2-+3H2O+CO2=2Al(OH)↓+ CO32-) CO32-+H2OHCO3-+OH-(主) c(Na+)>c(HCO3-)>c(CO32-)>c(OH-)>c(H+) NaCl、NaHCO3、CO2(或H2CO3)
13. Al C H2O Na2O2 2H2O +2Na2O2=4NaOH+O2↑ 、2Al+ 2NaOH+2H2O=2NaAlO2+3H2↑ CO2 CO Na2CO3 2AlO2-+CO2+3H2O=2Al(OH)3↓+CO32-
14.(1) N≡N 第四周期第VIII族
(2)①③
(3) CH4 NH3
(4) SO2
15. SO2 H2SO4 Cu2O 粗铜 精铜 CuSO4溶液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3.8mol-1·L 减小 降低 减小
16. NH4Cl、Ca(OH)2 (合理答案均给分) NH3·H2ONH+OH- PCl5 P3N3Cl6
17. 6 146C []+ Cl b H2CO3 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 H++AlO2-+H2OAl(OH)3A13++3OH- F c Al 具有金属性
18. Ca+2H2O=Ca(OH)2+H2↑ NaH+H2O=NaOH+H2↑ CaCO3 Na2CO3、NaHCO3 将CaCO3与盐酸反应转化为CaCl2,然后电解熔融的CaCl2固体就制得单质钙
19. 四 Ⅷ l∶2 ③ 3Fe2+++4H++=3Fe3++NO↑+2H2O 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20. S、Cu Cu3(OH)4SO4[或2Cu(OH)2·CuSO4] 4NaOH+3CuSO4===Cu3(OH)4SO4↓+2Na2SO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