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3 物质的变化
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学会判断常见的某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问题一
节日烟火
钢铁生锈
冰川融化
打雷下雨
新知导入
从生活中看化学
活动一
水结成冰
苹果腐烂变质
木材(煤、天然气)燃烧
香甜——黑,臭
有火焰
有二氧化碳生成
液态水——固态水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新知探究
火柴梗
形状变化
无
水的
状态变化
石蜡
形状、状态变化
玻璃
形状变化
蔗糖溶解消失,蒸发水后析出蔗糖状态变化
无
无
无
无
新知探究
一、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生成新物质。
3.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了变化。
物质三态的变化、木材做成桌椅、汽油挥发、溶解、蒸发、灯泡发光。
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5.判断方法:
4.举例:
新知探究
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新知探究
观察实验三部曲
反应前:观察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气、固、液 )和气味等。
反应时:观察反应条件( 加热、点燃等 );
观察现象( 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或气体等 )。
反应后:观察有几种物质生成,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2.特征:
二、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3.现象:
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泡或生成沉淀等。
燃烧、生锈、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消化作用、酿酒酿醋、食物腐败、铁矿石炼铁等
4.举例:
如果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5.判断方法:
有新物质生成。
新知探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新知探究
你能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两种现象吗?
木柴燃烧发光、放热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是物质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的现象,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准确依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新知探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着熔化,即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你能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蜡烛燃烧吗?
新知探究
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如:镁带燃烧
镁 +氧气 氧化镁
点燃
三个注意:
1、反应前的物质写在左边;
2、生成的物质写在右边;
3、用箭头连接,将反应条件写在箭头的上方
4、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不止一种时,用 “+”连接。
练习写文字表达式
1、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新知探究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去感知,
是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得出。
新知探究
化学变化特点
化学变化,颇有特征,其他物质,伴随而生,
现象奇异,五彩纷呈,发光放热,沉淀生成,
颜色变更,化变同时,物变发生。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观察三阶段(反应前、进行时、反应后)
镁代燃烧的现象(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白色固体)
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观察
(菏泽中考)
1.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C
A.木已成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百炼成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达标
(扬州中考)
2.我国古代的下列制作或技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罐
B.雕刻石像
C.水车灌溉
D.预报地震
A
课堂达标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