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4 化学方程式
第 2 课 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理解并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的格式。
学习目标
“神舟五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你是火箭推进器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4kg、20kg或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使这些液氢完全燃烧?
新知导入
解:设完全燃烧4kg、20kg、100kg液氢所需液氧的质量为x、y、z。
2H2 + O2 2H2O
4
32
4kg
x
4
4kg
32
x
=
x = 32kg
答:所需液氧的质量分别为32kg、160kg、800kg。
点燃
20kg
y
100kg
z
4
20kg
32
y
=
y = 160kg
4
100kg
32
z
=
z = 800kg
新知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及反应生成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
新知探究
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新知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举例: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 +MnO2 + O2
Δ
2×(39+55+4×16)
1×(2×16)
6.3g
x
32
2×158
6.3g
x
_______
=
x≈0.6g
_____
答:可以得到0.6g氧气。
新知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问题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写上“质量”二字,未知数后面不带单位;
2.写出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
3. 一定要注意用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4.求解出未知数的值后要带上单位。
新知探究
镁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实验室里用12 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的质量各是多少
小试牛刀
通过分析例题并找出关键词
镁
盐酸
氯化镁
氢气
足量
氯化镁
氢气
新知探究
【解】设:可制得氯化镁的质量为x,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y。
Mg+2HCl=MgCl2+H2↑
24
95
x
y
2
12g
答:可制得氯化镁47.5g,
可制得氢气1g。
1
2
3
4
5
新知探究
好眼力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
求:若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新知探究
解:设制取4.8kg氧气需要完全分解x kg高锰酸钾。
KMnO4 K2MnO4 + MnO2 + O2↑
158
32
x kg
4.8
4.8
158
x kg
32
=
x = 23.7
答:需要23.7 kg高锰酸钾。]
△
未知量设的不对
实际质量需要带单位
x不带单位
x不带单位
实际质量需要带单位
需要带单位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新知探究
在一些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1.未知量设的不对;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4.比例关系不对;
5.已知物质的质量和计算结果没写单位;
6.计算不准确。
新知探究
注意: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因此若题目的已知量中没有纯净物,一般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找出已知量。
新知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
三个要领:
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计算要准确。
三个关键:
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新知探究
计算解题,做到四有
看 题 有 耐 心
做 题 有 思 想
解 题 有 方 法
答 题 有 规 范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含杂质物质的计算: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总质量x纯度
计算依据:各物质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x化学计量数)之比
计算步骤
设、写、找、列、求、答
1、某工厂需要100Kg氧气做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H2 O 2H2 ↑ +O2 ↑
=
通电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是x,同时得到氢气的质量为y。
100kg
32
4
y
x
36
答:消耗水的112.5Kg,同时得到氢气12.5Kg。
课堂达标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之比
C
课堂达标
3、在反应A+3B 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的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 g B.8.8 g C.6.8 g D.4.4 g
B
课堂达标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