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1一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评试卷
高二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回答选择题时,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本试卷部分试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计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每小题4分: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首次发现了电子。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
确的是!
尔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B.光电效应中,入射光频率一定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纲
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辐射强度
D.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力
银
2.有关黑体辐射的研究表明:辐射强度、波长分布与辐射体的温度有
长
密切关系。此研究对治金工业的迅速发展有巨大贡献。如图所示,图
中画出了四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
A.温度越高,辐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蜘
1300K
B.温度越低,辐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C.同一波长的辐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1100K
D.不同温度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变化无规律可循
0
24m4μm、波长
3A.(选修3-3)打篮球是广大青少年比较喜爱的运动,如图是某同学用手持式打气筒对一只
篮球打气的情景。打气前篮球内气压等于1.1×10Pa,每次打人的气体的压强为1.0×
10P、体积为篮球容积的5%,假设整个过程中篮球没有变形,不计气体的温度变化,气
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
A.打气后,球内每个气体分子对球内壁的作用力都增大
B.打气后,球内气体分子对球内壁单位面积的平均作用力不变
C.打气6次后,球内气体的压强为1.4×103Pa
D.打气6次后,球内气体的压强为1.7×10Pa
3B.(选修3-4)LC电路,也称为谐振电路,可以储存电路共振时振荡的能量,它既用于产生
特定频率的信号,也可从复杂的信号中分离出特定频率的信号,是许多电子设备中的关键
部件、如图所示,一C振荡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周期为2×102s,若自振荡电流沿逆时针
方向达到最大值时开始计时,则t=3.14×10-2s时
A.电容器正处于充电状态,这时电容器的下极板带正电
B.电容器正处于放电状态,这时电容器的下极板带正电
C.电容器正处于充电状态,这时电容器的下极板带负电
D.电容器正处于放电状态,这时电容器的下极板带负电
GY2021一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评试卷
高二
物理
第1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
创建参芳答案
2021一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评试卷
高二物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D
CD
AC
AD
BC
1.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而不是原子核,故A项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对光
电效应的解释可知,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逸出功决定,当频率一定
时,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B项正确;玻尔理论认为电子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而卢瑟福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故C项错
误;β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电子形成的,故D项错误。
2.C无论温度高低,黑体都会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故A、B错误:同一波长的辐射强度随
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故C正确: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波长短、频率高的方向移
动,故D错误。
3A.C打气后,不是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所以一定不是每个气体分子对球内壁的作用
力都增大,A错误:打气后,球内气体的压强变大,即球内气体分子对球内壁单位面积的平
均作用力增大,B错误;打气6次后,由玻意耳定律知p1V。+Po×6×0.05V。=pV。,解得p=
1.4×10Pa,即球内气体的压强为1.4×103Pa,C正确,D错误。
3B.CLC振荡电路中电流变化一个周期的过程(据题意知1=0时刻,电流逆时针方向达到
最大,电容器极板不带电,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①0~T,电流逆时针方向逐渐减
小,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且电荷量逐渐增大,4T时刻反向充电完毕,电流诚小为零:
②}7~)T,电流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大,电容器开始放电,且电荷量逐渐减小,27时刻放
电完毕,电流最大;③T~子7,电流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且电荷
量逐渐增大,时刻正向充电完毕,电流减小为零;④T~T,电流逆时针方向逐渐增
大,电容器开始放电,且电荷量逐渐减小,T时刻放电完毕,电流最大。根据题意t=3.14×
10=1.57T,位于7~子T中间某时刻,故电流沿顺时针方向且逐渐减小:电容器正在
正向充电,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故答案C正确。
4.BPu发生的是Q《衰变,但α射线具有极强的电离本领而不是穿透能力,故A项错误;衰
变后产生新核的中子数为142,比2Pu的中子数少2,B项正确;元素半衰期不会随着地理
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故C项错误;根据半衰期
的定义可知,2g的Pu核经过三个半衰期后,还剩余0.25g没有发生衰变,故D项错误。
】n、4t1T》■21
V,故A项错误。过程①中,气体温度不变,根据P,V,=P2V2可知,压强减小,则气体体积
不断增大,故B项错误:过程②中,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气体不断向外界放
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