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期末复习(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2 15: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七年级期末复习
1.文言文
2.古诗文
3.课外名著笔记
4.全书的生字词
5.类文阅读答题技巧
(打印的纸张)
补充:复习重点放在后三单元
文言文
《活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活板
“板”同“版”
1.通假字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药稍镕
“镕”同“熔”
有布衣毕昇
古义:平民 今义:布衣服
2.古今异义
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义:覆盖 今义:向外透,往上升
3.一词多义

板印书籍
每字为一印
动词,印刷
名词,字印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一板已自布字
其印自落
介词,从
副词,另自、另外
代词,自己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未为简易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动词,做
动词,是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一板已自布字
助词,同“以”
副词,已经
动词,算作、算是
介词,被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蒙乃始就学
动词,靠近

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动词,完成
动词,从事
名词用作动词,标记
名词,标签
4.词类活用
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用火
木格贮之
名词作状语,用木格
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标记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诗句填空
1.斯是陋室, 。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
水陆草木之花, 。
予独爱 , 。
, ,可远观而不可 。
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 。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可爱者甚蕃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亵玩
陶后鲜有闻
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1.古今异义
(1)惟吾德馨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散布得远的香气
(2)亭亭净植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栽种
2.一词多义
(1)往来 ①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
②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
德行美好
竖立
表示交往的人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文言常识
(2)清 ①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
②香远益清__________
(3)远 ①香远益清__________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
(4)者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
②花之隐逸者也__________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
(5)何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
清澈
清芬
远闻
从远处
代词,……的花
与“也”连用,表判断
代词,……的人
什么
怎么
3.词类活用
(1)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
(2)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__________ __________
4.课下注释重点词语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斯: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____
(4)往来无白丁 白丁:__________
(5)可以调素琴 调:__________
(6)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__________
乱:__________
使……感到劳累
生出藤蔓
生出枝茎
出名,有名

博学的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弄
世俗的音乐
使,,扰乱
(7)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__________
(8)南阳诸葛庐 庐:__________
(9)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_
(10)出淤泥而不染 染:__________
(11)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___
妖:__________
(12)亭亭净植 亭亭:__________
(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___
(14)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__________
(15)香远益清 益:__________
(16)宜乎众矣 宜:__________
官府文书
草庐

沾染(污秽)

艳丽
耸立的样子
亲近而不庄重

更加
应当
5.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曰:“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句子填空(翻译)
(1)东市买骏马, , ,北市买长鞭。
(2)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3) ,赏赐百千强。
(4)脱我战时袍, 。 ,对镜帖花黄。
(5)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
博学而笃志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
尔安敢轻吾射
但手熟尔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代词,自己
介词,从
介词,你
语气词,同“耳”,相当于“罢了”



句子翻译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古诗文
1. ,齐鲁青未了
2. ,散入春风满洛城。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4. ,贾生才调更无伦。
5. ,双袖龙钟泪不干。
6.有约不来过夜半, 。
7. ,一山放出一山拦。
8.念天地之悠悠, 。
岱宗夫如何
谁家玉笛暗飞声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宣室求贤访逐臣
故园东望路漫漫
闲敲棋子落灯花
政入万山围子里
独怆然而涕下。
1.黄梅时节家家雨, 。
2.从今若许闲乘月, 。
3. ,饮鞭东指即天涯。
4. ,自缘身在最高层。
5.杨花榆荚无才思, 。
6.烟笼寒水月笼沙, 。
7. ,不问苍生问鬼神。
8. ,明月来相照。
青草池塘处处蛙
拄杖无时夜叩门
浩荡离愁白日斜
不畏浮云遮望眼
惟解漫天作雪飞
夜泊秦淮近酒家
可怜夜半虚前席
深林人不知
名著阅读
1.作者信息
2.主要人物身份、性格特征、人物形象
3.航行遇到的险情、路线、主题思想
4.文章的突出特点
(科幻性,在科学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识记生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