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学习广东地理有什么作用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但若是问起有关广东的文化地理,便会哑口无言,不知何以应答。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在关于地理文化方面的知识是在是过于贫乏。二便是,就在以前历史课堂上和一些关于南北之争的事件中,广东这个地方,便被称作是蛮荒之地,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加之位于沿海地区,作为一个较为开放的经济贸易发展的区域,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群是来自外地,而这些外来的冲击,总好像会把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些文化给摧毁了。
学习广东地理有什么作用
学习地理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广东地理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人们理解广东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它帮助人们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它帮助人们了解各类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地区分布,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它也使人们懂得生活中的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面临日益突出的各类环境问题的形势下,广东地理教育受到今日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因此,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广东地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广东地理学习对于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而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一种外界加强于学生的负担,也不会把广东地理学习看作一种“考前大量背记,考后大多忘记”的无意义的活动。
《地理位置与面积》
广地版·广东地理·第一章
这两天,有市民发现了一个奇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午的时间,观赏到了"立竿无影"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立竿无影”
立竿无影是一种自然景象,即直立在地上的物体没有阴影显现。在夏至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广东地区正处于北回归线地区,从而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立竿无影”现象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才有,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
南
海
海陆位置
广东省南临南海
南
海
纬度位置
全境处于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贯穿广东省中南部(汕头—从化—肇庆)。
北
回
归
线
南
海
相对位置
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陆域东邻福建省,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接湖南省、江西省,东南毗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是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和对外交往的“南大门”
一.地理位置优越
(1)纬度位置:全境处于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贯穿广东省中南部(汕头—从化—肇庆)。
(2)海陆位置:广东省南临南海
(3)相对位置: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陆域东邻福建省,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接湖南省、江西省,东南毗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是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和对外交往的“南大门”。
汕头
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经过地球上16个国家和地区,多属沙漠和草原地带,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现所谓“回归沙漠带”,唯有经过中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4个省、区的地方,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带林木繁茂,郁郁葱葱,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神奇的回归绿带”。
北中国是世界上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北回归线经过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4个省、区,现在已建有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由东向西分别是台湾花莲(2座)、嘉义,广东汕头(2座)、封开、从化,广西桂平、武鸣,云南墨江、西畴。
从化
封开
二.海洋面积广大
1.范围: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17.97万 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同时还拥有41.9万km2的海洋国土面积。
2.海域面积广大,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全省沿海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共有759个,仅次于浙江省和福建省,居全国第三位,主要有东海岛、南澳岛、上川岛、海陵岛等。
美丽的南澳岛
“一带一路”助力广东发展
随着一声长笛鸣响,满载集装箱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下称“广州中心站”)缓缓驶出,经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奔向万里之外的波兰马拉舍维奇。
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于去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广州中心站,北接白云机场空港的综合保税区,南通南沙海港的自贸试验区,未来将实现通过铁路直达海港、空港,形成“空、铁、海”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推动中欧、中亚、东南亚、南亚等贸易通道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效贯通。
随着进港铁路顺利运营,南沙港区将实现中欧、中亚班列与国际海运的对接,打造海铁跨境运输模式,广东“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行政区划与沿革》
广地版·广东地理·第二章
行政区划广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是广州市;全省现辖21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和65个市辖区及东沙群岛。
广东,《吕氏春秋》称“百越”,《史记》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广东的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在历史长河中,广州、广东等地名次第出现,逐渐演化成广东省及其辖境。
广东建制历史沿革
《人口变化与城市发展》
广地版·广东地理·第三章
1982年深圳农村老照片
2022年深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总结“十年”悲剧,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了一张崭新的蓝图。他深谋远虑地倡议办经济特区,不仅仅是为了摆脱当时“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经济危机,更是在为社会主义制度谋未来。他要求:“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来,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和当地政府都要允许、鼓励它们的发展。”邓小平还特意指出,中央没有钱资助,但是可以提供政策,就让各个特区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此后,中央就发展了4个经济特区,但在政策相同的情况下,深圳的发展却最为瞩目。那么,在这4个特区中,为何深圳发展的最好?它是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中国为什么要创设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希望经济特区能够成为中国市场的“试验场”,向发达国家、地区开放“窗口”,使深陷泥潭的中国经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并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出一条新路。但中国不仅面积大,城市的文化、发展、人口变化也大,如果全国统一实行同一发展标准,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深圳经济实力很强,发展速度也很快
一.人口第一大省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常住人口1.26亿,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全省人口较稠密的区域主要是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沿海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多,全省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迁入人口数量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流动。
从流动方向上看: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其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在这一时期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市。
广东是全国外来流动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为广东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但同时也给广东的基础设施、住房、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治安和环境等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全国首位的人口总量和增量,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较高的人口文化素质,这样的人口形势,成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随着全国人口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展阶段,“人口红利”更多让位于“人才红利”,较高的人口素质,为广东经济转型特别是创新驱动提供更多动力。
与此同时,更高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又反过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并对公共服务提出新的需求。
1.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等。
2.广东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占全国总数的2/3。
又称广府人,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以及粤西南的广大地区。
广府民系
又称潮汕人和潮州人,主要分布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和丰顺南部;粤西的雷州半岛。
潮汕民系
三大民系
三大民系的分布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三大民系。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文化基因、经济条件,加上语言不通,彼此之间长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沟通,不仅民系之间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边远山区与沿海平原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又称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龙岗等地。
客家民系
2个主中心城市:
广州和深圳。广州是广东的省会,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是南方重要的城市。而且广州的地位也很高,是国家明确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广州不仅是广东的经济中心之一,还是交通、文化、医疗教育等中心。
对于广东而言,广州当然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广州作为广东发展的主中心,不仅起着辐射带动全省发展的重任,对于整个大湾区来说,也是核心城市。
深圳与广州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广东一起成长起来的新兴城市。原本深圳只是一个县,被破格提升为经济特区之后,短短30多年的时间,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大都市,这在全球城市发展史中,也是独一份的。
如今,深圳的GDP已经超过广州。但是在国家层面上,深圳的定位并不是国家中心城市。
但是对于广东而言,深圳的地位与广州同样重要。所以广东视其位于广州同级的国家级中心城市,作为带动广东全省、大湾区的2个核心城市。
广东两大中心城市地位突出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那个时候的经济总量很低、项目不多,都是选择重点城市来布局的。北方的工业基础要好于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就成为重点布局的区域,所以北方各省的GDP要明显强于南方。
风水轮流转!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南方省份利用沿海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始迅速崛起,广东就是其中最受益的。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