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 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素养课堂: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突出历史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以师与生、教与学为“双主体”,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多采用情境化策略、活动化策略、深度化策略、自主化策略等,教学方法以问题式教学、学导式教学、情境教学、材料教学、活动教学、体验教学、合作探讨(探究)式教学等方法为主。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 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该课上接北宋的政治,下启金与南宋的对峙,在课程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即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它们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其中,第一子目介绍了并立政权的出现,第二、三子目反映了北宋与辽、西夏政权的和与战。
北宋时期,中原汉族政权与辽、西夏的并立,是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虽然辽、西夏与北宋之间战争频繁,但最终都以相互妥协而告终,并且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了解,使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且,双方议和以后,在边境设置榷场,物资交流得到加强的同时,中原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交汇融合,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求知欲和表现欲都较强,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已有一个多学期历史学习的基础,能了解掌握基本史实,但其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对于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有趣的课堂活动,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指导学生研读图文材料、分析问题,以突破难点,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课程标准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教学难点:认识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形容宋朝 “以他特殊的姿态出现于历史”设疑激趣,以《北宋形势图》在空间上呈现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导入新课。以问题链为课堂教学主线,借助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资源创设问题情境,采用问题导学、情境教学和材料教学,指导学生研读图文材料、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小结采用图示法,有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从而突破难点。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材料)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这样形容宋朝的历史,说:“在不堪言状的分裂……之后,中国又重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来。这一个中央,却以他特殊的姿态出现于历史。”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的政治》,知道北宋开创了特殊的政治形态,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那么,北宋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教师出示《北宋形势图》)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北宋
与辽、西夏间的关系又如何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这一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以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形容宋朝 “以他特殊的姿态出现于历史”设疑激趣,以《北宋形势图》在空间上呈现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学生活动)结合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和[宋]苏颂《契丹帐诗,想象一下契丹族的生活。
这幅壁画名为《契丹人引马图》,从画面内容、契丹人的形象、装束以及诗中 “行营到处即为家,四时畋猎是生涯”可以看出,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
的游牧生活。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图片,你觉得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关联吗?契丹文字有大字和小字之分,
这是契丹大字,它就是参照汉字创制的。再看这枚契丹货币,形状上看是圆形方孔钱,与中原王朝的货币极为相似,其上的文字为契丹大
字,意思是“天朝万岁”或“天朝万顺”,该币铸造精致,字迹清晰工整。
(教师引导)从契丹文字和货币图片中,我们发现,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很相似。那么,为什么契丹的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呢?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想想。
(学生思考)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唐朝末年,中原战乱,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 9 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教师指图讲述)10 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辽”或“契丹”(多次更改),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
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建国后任用汉人,定制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生产,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
(教师指图讲述)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 世纪前期,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国号“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教师过渡)西夏的社会生活状况如何呢?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这份《西夏买牛契约》有何史料价值? (从内容、
材质、文字、发现地点等方面思考)
西夏买牛契约:这份文书长 30
厘米,宽 39.9 厘米,发现于甘肃武威的一个僧侣修行的ft洞里。这份契约用西夏文写在加丝麻纸上,契约记
载了买卖双方的姓名及钱数,首行文字记载了时间,第七、第八两行末尾有画押。
这是一份研究西夏历史珍贵史料。
第一内容,买牛契约,涉及到了牛,说明牛在西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牛是用来耕地的,可以看出西夏除了游牧以外,农耕经济也已达到一定程度(反映西夏农牧经济的发展)。买卖签契约,可以看出西夏法律的发展。
第二材质,写在浅黄色的薄而软的加丝麻纸上,这可以用来研究西夏的手工业生产,以及西夏与中原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 。
第三文字,它是用西夏文写的,自然可以用来研究西夏文字 。
第四发现地点——僧侣修行的洞穴,说明当时僧侣可能直接参与了社会经济活动,这可以用来研究寺庙经济。
总之,这份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状况。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解读历史实物资料,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西夏符牌反映出什么?西夏符牌:西夏王朝的符牌用以
证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负使命,一般由两个能套合在一起的圆形铜牌组成。这件文物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左边这一个铜牌上有 4 个西夏文字,意为
“火急驰马”,常用于军队中十万火急的军令传达。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是和我们熟悉的用来调兵遣将的虎符很像呢?对!西夏符牌正是西夏政权借鉴中原王朝对符牌的管理和使用方法的历史见证。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他模仿汉字创制了西夏文字;他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国力不断增强。
由此可见,辽与西夏都受到了中原先进汉文化的影响,他们接受、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并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壮大。
2、辽与北宋的和战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了解了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兴起,那么,辽、西夏与北宋之间关系又如何呢?
(学生活动)请从《北宋形势图》中找出北宋与辽的关键地带。
北宋与辽的“地缘屏障”:燕云十六州
(课本第 36 页相关史事)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ft西北部一带。五代时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这样,中原王朝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防线,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学生活动)梳理辽与北宋的和战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
系, 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即位后,为收复幽云十六州起兵伐辽,结果失败。第二次伐辽时,宋太宗兵分三路。西路军副帅老将杨业
掩护边民撤退时被辽军包围,身负重伤被俘,最后绝食而死。后世人就把杨业和他后人的事迹编成了杨家将的故事。图为电视剧《杨家将》,这位(指图)就是老将杨业。
宋太宗攻辽失利后,便改进攻为防御。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澶州之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边看边想:澶州之战情况怎样?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视频再现历史场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小结过渡)从视频中我们看到,澶州之战结果宋军打退辽军,双方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请看,《澶渊之盟》的内容,前三条可以归纳为: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北宋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给辽岁币呢? 研读材料,分析“澶渊之盟”给辽、宋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 榷场将此前因战争而时
断时续的宋辽边贸固定化和官方化,双方官府也开辟了新的财税来源。雄州等地的榷场贸易,缓解了辽农产品短缺的供给压力。辽统治阶层意识到,只有与宋修好,才能保证财源滚滚。
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
的榷场边贸》(2017 年第 12 期《 人民周刊 》)
材料二 (河北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榷场)岁获四十余万。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九
材料三 富弼乃议榷场之货,百有五十万。——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译文:(北宋名相)富弼在说到
榷场贸易时提到,(每年宋辽贸易额)约有 150 万。
材料四 (雄州榷场)宋辽输出商品对比表
从材料可知,“澶渊之盟”给辽带来的好处:增加了辽的财政收入;缓解
了辽农产品供给压力;有利于辽吸纳中原先进文化。宋也从宋辽贸易中获利。
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研读图文材料、分析问题,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图示小结)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间 20 多年的征战,缔结了 100 多年的和平。可以说,化干戈为玉帛是民族交往的智慧。
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P36 正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昊多次攻宋,宋损失惨重。)
(2) 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3)宋夏和约的内容是什么?(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可见,战对双方都不利。
(教师指导学生)研读材料,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官私庐舍(房屋)被西夏军队焚毁,人民和牲畜被西夏军队屠掠的,不计其数。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辽与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对社会经济: ① 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 ;② 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对民众生活:①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② 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可见,和是民心所向。
(三)课堂小结
(教师图示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上节课学习了北宋。大家注意这三个政权建立的顺序是辽——北宋
——西夏。
契丹族、党项族和汉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这段时期,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代特点:民族政权并立。
辽、西夏与北宋之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特点)
它们之间的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这些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推
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中,我们感悟到:化干戈为玉帛是民族交往的智慧,聚多元为一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设计意图)图示法小结,有利于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从而突破难点。
(四)课后活动
搜集资料,理解下面一句话的含义: 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