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先后引出形变,弹力,胡克定律,弹力的应用;其中胡克定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通过实验归纳出胡克定律。学完本节,除了认识弹力的性质外,也应掌握胡克定律的探究过程,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压力、支持力等弹力,并不知晓弹力这一概念,对于形变这一概念,没有深入的了解,只了解弹簧的显著形变,对于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更不知晓这也是本节课需要突出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联系生活,认识弹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认识弹簧弹力特点。
科学思维:从生活现象入手,初步认识弹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把握弹簧弹力的规律;在把握了弹力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体现了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从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发现规律,并将规律用于生活这一特点。
科学探究:教材围绕弹簧弹力大小的规律,采取以下科学探究方法:观察现象,做出猜想,实验验证,交流与讨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 对于物理规律发现,离不开试验,实验是发现规律的重要手段,同时,实验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教学重点:
弹力的概念。
弹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弹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
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形变,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建立弹力的概念。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情境引入:
播放视频:(更易于激起学生兴趣)
拉弓射箭、蹦极、跳水是大家喜闻乐见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利用了物体的弹性。
新课教学:
形变
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发生形状或体积的变化称为形变。
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
用力拉橡皮筋;
用力压弹簧。
【观察与思考】如图所示,停止用力,看一看他们的形变情况有什么不同,能否恢复原状?
结论:
1、弹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弹性: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观察与思考】观察下列现象,并说明原因?
以上物体撤去外力后都不能恢复原状。
3、弹性限度: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不能完成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
4、范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作范性形变。
【展示】
形变按照其形式进行分类:分为压缩形变、扭曲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
【设疑】对于玻璃瓶、绳子、桌子能否发生形变?我们该如何去观察其形变?
观看视频:
1、硬木板的微小形变。
2、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总结:微小放大法: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或测量的实验方法。
认识弹力
【展示图片】
【设疑】
学生:
1、被拉伸的弹簧对小车施加一个力。
2、被压缩的弹簧对小车施加一个力。
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产生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思考问题】
如何确定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总结:弹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物体接触的点或表面上。
【演示实验】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展示】判断下列物体(铁块、箭)所受弹力的方向?
1、铁块压缩海绵。教师对现象进行分析。
2、箭所受弹力的方向?教师对现象进行分析。
【总结】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练习】(1)请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
课堂小结
1.形变
2.弹力的产生条件
3. 弹力的方向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部分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演示实验和实验更能在创设良好情境的同时吸引学生眼球,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将练习和设疑相结合, 要学生多参与教学过程,也能彰显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弹力 一、形变 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发生形状或者体积的变化称之为形变 产生原因: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 弹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性: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成为弹性 范性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的形变 分类: 方法:微小放大法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会对与它相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形变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