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2 16:3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1.本文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第二课。
2.本文的内容:作者在文中将济南的冬天与北平的冬天、伦敦的冬天以及热带的冬天作比较,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并通过对济南这座老城的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3.本文的特点:
(1)语言生动活泼,方言和普通话结合运用。
(2)细节描写细腻,描写有层次。
(3)修辞运用丰富。
(4)感情朴实真挚。

二、学生分析
1.学生需要学到的是:运用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描写具体事物,以表达思想感情。
2.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基础:
(1)在认知上,学生已学习了一些赏析散文语言的技巧。
(2)在情感上,学生能试着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3.学生需要用到的学习方法:朗读法、体验法、讨论法等。

三、目标阐述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2)能分析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赏析文本词句的过程中运用讨论法。
(2)能在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朗读法和体验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喜爱之情。
(2)能体会作者对济南这座老城的特殊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2.能分析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
1.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喜爱之情,能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特殊情感。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大家能不能告诉我,济南是中国哪个省份的城市?山东省。山东省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呢?北方。在你的印象中,北方的冬天是怎样的?……然而,地处北方的济南,它的冬天却别有一番滋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老舍笔下冬天的济南,感受别样的冬日北国世界。

(二)初读文本,感受济南之冬
首先,请大家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除济南以外,第一自然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地方?北平、伦敦、热带
2.这些地方的特点是什么?大风、不见日光(浓雾)、响亮的(毒日)
3.济南冬天的特点又是什么?温晴(响晴)
4.这里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好处是?对比,突出强调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感知,首先能抓住第一自然段的关键点,其次再对本段的内容加以分析和欣赏。)
在这里,作者的写法比较含蓄,他不直接说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晴的,而是通过三组对比,写北平的冬天是大风的,伦敦的冬天是不见日光的,热带的冬天是响晴的,然后反衬和突出济南的冬天不刮大风;看得见日光;而且日光是十分温和的。另外,老舍写北平和伦敦时,不直接说“北平几乎天天刮大风”,“伦敦的冬天总是阴沉沉的”,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感受说“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奇迹”和“怪事”使得语言有一种风趣幽默的色彩。正因为济南冬天的“温晴”,所以老舍称赞它“真得算个宝地”。而“温晴”也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三)精读语句,品味写景之妙
然而,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济南这座老城的出奇之处,还在于它的山,它的水。那么济南的山是怎样的呢?我们再有感情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1.山的形状是怎样的?围了个圈儿、北边有个缺口
2.老舍用哪个词形容冬天的小山?他是怎么说的?
可爱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比喻、拟人)把山比作摇篮,把济南比作熟睡的婴儿。让人觉得十分温馨。正因为这样的地形,所以济南的冬天一点也不寒冷,而是非常温暖的。
3.为什么要写“人们的脸上是含笑的”?因为“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冬天济南的山给人一种安全感,让人感受到希望。这种希望来自温暖的天气,让人仿佛下一秒就能置身于春天的怀抱。看似不着调的一笔其实是紧紧围绕济南冬天的“温晴”来写的。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本段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段的写作艺术进行欣赏和分析。第三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此花费笔墨的用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虽然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但偶尔也会下点儿小雪吖。再让我我为大家朗读第四自然段,大家来感受一下雪中的山又是怎样的。(教师朗读,学生想象)
1.最妙的就是下点儿小雪呀。“妙”在哪里?
山上: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护士)图片欣赏
(比喻:把树比作看护妇,把雪比作发髻)
山尖: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想象
山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比喻,拟人)
山腰: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粉色和害羞,粉色可能是晚霞)可爱
小结:写作时比较有层次感,从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语言虽朴实简单,却容易让读者想象,似乎如同身临其境般。将济南冬天的雪山清晰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这句话体现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赞扬还是批判?以欲扬先抑的口吻去赞扬济南冬日小山的秀美。
再一起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可爱、俏皮、美丽的感觉,以及作者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该部分注重朗读和想象,在朗读和想象中使学生欣赏内容和文字。帮助学生学习修辞手法,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果这是一幅画卷,作者说这一定是唐代名手画的水墨画。我们看见了温柔的小山,雪白静美的小山,山上卧着小村庄,那水呢?水墨画少不了灵动的水。我们从文章最后一段中找答案,看看老舍是怎样描绘济南的水的。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水有什么特点?不结冰、冒热气、澄清、清亮、蓝汪汪、空灵
2.还写了哪些东西?怎么写的?水藻(绿、拟人)、垂柳(拟人,侧面写出水的澄清)
3.最能感染你的是哪一句?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摊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想象一番)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自主对文本进行欣赏。)

小结: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心中理想的境界。所以他会发出感慨:“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这古老的城市,是济南,也是诗。”大家感受到济南冬日之美了吗?


(四)再读全篇,理解作者之情
请大家带着欣赏的眼光,再次自由朗读全文。想一想你从这些文字、这些描写中读出老舍对济南的什么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喜爱、珍惜、赞美……)
补充背景:老舍1924年赴英国交流学习,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省城,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济南也因此被他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创作的文章,一经发表即引起强烈轰动。文章中处处流露着老舍先生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与赞美,成为先生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
(设计意图:适当进行课外拓展,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反之更能投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
借鉴文章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200字以上。
(设计意图:修辞手法是本篇课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模仿文本的写作方式进行自我创造,这也是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