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2 20:12:58

文档简介

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编制时间 :2022.06.02 使用人: 班级: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胆固醇高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胆固醇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C.脂肪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D.中心体、核糖体不含磷脂
2.关于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但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B.糖类主要作为能源物质发挥作用,也参与组成细胞结构
C.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其氧的含量大于糖类
D.DNA仅存在于细胞核,RNA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
3.下列实验中待测物质、试剂和实验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测物质 试剂 实验现象
A 淀粉 斐林试剂 砖红色
B 脂肪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蓝色
D 蔗糖 碘液 紫色
A.A B.B C.C D.D
4.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相对稳定,没有流动性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核孔
D.细胞核内转录形成的RNA能通过核孔
5.《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淀粉 B.脂肪 C.ATP D.蛋白质
6.某兴趣小组通过研磨甘薯获得适量的可溶性淀粉提取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适当时间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见下表:
处理温度/(℃) 30 50 7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 38.0 47.8 70.5 29.0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度属于自变量 B.除温度外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C.甘薯含有淀粉酶 D.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步升高
7.图示为净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
B.b点光合速率为零
C.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上升
D.光是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因素
8.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
B.细胞衰老是人体内发生的异常生命现象
C.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
D.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9.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在花蕾期对父本进行去雄处理
B.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随机结合
C.F1产生的4种配子比例为1∶1∶1∶1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
10.某高等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红花与纯合白花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红花的基因型有4种
C.白花的基因型有12种
D.用纯合的白花植株花粉给F1授粉,后代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不可能为1∶1
11.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对其子代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杂交所用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
B.子代豌豆中基因型为YyRr的比例为
C.子代中黄色皱粒豌豆所占比例为
D.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的后代可有4种表型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兰花蛾的口器长度与兰花花矩长度的变化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共同进化现象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只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13.现有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进行自交,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条件下,子一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比例为( )
A.3/16 B.3/8 C.1/16 D.1/32
14.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A、a 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 AA 与 Aa 的红花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 3: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数量之比为(  )
A.13:2:1 B.49:14:1 C.1:2:1 D.9:6:1
15.如图1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物体的性别是雌性,A图所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图是A、B
C.在A、B、C三图中,与图2中的b一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A、B和C
D.C细胞的名称是极体,所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6.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是实验中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下列有关实验中的“观察”,叙述正确的是( )
A.无细胞结构是病毒有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可在高倍镜下观察T2噬菌体及大肠杆菌以分析二者结构上的不同
B.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可通过观察放线菌与植物成熟筛管细胞来证明这一区别
C.精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来判断该细胞的分裂方式
D.植物细胞吸收无机盐具有选择性,这可通过观察同种植物在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前后溶液中无机盐浓度的变化来证明
17.果蝇的眼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均为白眼。果蝇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雌雄比例为3∶5且无粉红眼出现。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中各雄果蝇细胞装片的细胞内B、b杂交,通过观察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荧光点的个数判断果蝇是否可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a、B/b、T/t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Y
C.F2雌果蝇共有4种基因型,纯合子占1/2
D.能观察到4个荧光点的雄果蝇不育
18.遗传奥秘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和曲折,但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下列遗传学家及其所取得成就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C.艾弗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复制过程中氢键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C.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0.早期对 DNA复制方式的推测有三种∶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条母链均与新合成的互补子链组成一个 DNA分子;全保留复制——原来的两条 DNA 母链全部保留在一个 DNA 分子中,新复制出的DNA 由两条新的子链组成;不保留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亲本 DNA 双链被切割成小片段,分散在新合成的DNA 双链分子中。用DNA 双链均被15N 标记的大肠杆菌(亲代),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需要对第几代大肠杆菌的DNA进行抽提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分析,才能对 DNA 复制采用何种方式做出正确判断( )
A.第一代 B.前两代 C.前三代 D.前四代
21.科研人员提取到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施用LjrsocinE也不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
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C.生物的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
2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居生活的动物共同觅食、防御外敌并繁育后代,是共同进化的体现
B.大肠杆菌进化的原材料来源于自身细胞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若两个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决定某种生物进化方向上可能存在差异
23.无子果实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果品。无子番茄是通过人工阻止花受粉后诱导子房发育得到,而无子西瓜则通常由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无子番茄、无子西瓜及四倍体西瓜均为新物种
B.无子番茄是单倍体,处理所用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可能为生长素类似物
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并非所有细胞都含四个染色体组
D.三倍体的无子西瓜高度不育,该性状为不可遗传变异
24.如图表示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与过程③碱基配对的方式完全相同
B.r-蛋白含量过多时,过程②可抑制过程①
C.细胞核中核仁与过程④的进行无关
D.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多个mRNA分子,同时进行多条不同肽链的合成
25.DNA 缠绕在组蛋白周围形成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组蛋白的乙酰化是由乙酰化酶催化,乙酰化会弱化组蛋白和 DNA 的相互作用,疏松了染色质的结构,细胞内还存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使组蛋白去乙酰化,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组蛋白的乙酰化可使生物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
B.组蛋白去乙酰化伴随着对基因转录的抑制
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染色体形态构建有关
D.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可逆反应
二、不定项选择题
26.科学家发现家猪(2n=38)群体中有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图所示,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多头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易位杂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易位类型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数目不变
B.易位纯合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36条正常染色体
C.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D.染色体易位对个体不利,故不能为家猪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7.病毒X174 和红藻的遗传信息都储存于DNA 中,前者的 DNA为单链结构,鸟嘌呤约占全部碱基的21%,后者的核DNA为双链结构,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174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9%
B.病毒X174中的RNA与DNA序列互补
C.红藻的核 DNA 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2%
D.病毒174的 DNA 比红藻的 DNA更容易突变
28.基因表达中存在一种称为可变剪接的编辑方式,可表达出肌原蛋白,肌原蛋白是在脊椎动物骨骼肌中发现的一类蛋白。肌原蛋白基因的转录产物可以不同的方法剪接产生不同的mRNA。当这些mRNA进行翻译时,可产生多种不同的肌原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原蛋白的合成与加工均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转录产物的可变剪接使一个基因编码多种不同结构的多肽成为可能
C.可变剪接改变了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增加了mRNA的种类
D.不同形式的肌原蛋白在肌肉细胞中的功能不同,主要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29.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的X染色体(细胞分裂中不会分离),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果蝇(品系C)表现为雌性可育,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以及无X染色体的果蝇均不能存活。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雄果蝇,然后让其与品系C进行杂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子代雌果蝇都带有并联X染色体,子代雄果蝇X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
B.若子代雄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雌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若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雄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若子代果蝇都出现了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最有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0.静止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有静止性夜盲症患者,对部分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带谱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I2和Ⅱ4的基因型相同
B.人群中男性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Ⅲ7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Ⅱ3,Ⅱ3与Ⅱ4再生男孩一定患该病
D.Ⅲ8与正常男子婚配,生下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4
高一生物答题卷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非选择题
31.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简图,其中①②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
(2)其中表示光合色素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表示ATP的是___________(填“c”或“d”),g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填“类囊体膜上”或“叶绿体基质”),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填“类囊体膜上”或“叶绿体基质”)。
32.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3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
(1)图1中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甲、乙)。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__个DNA分子。
(2)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由图3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图3中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
(4)图3中细胞____________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甲和丙细胞中分别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选做题:两个实验室通过X射线照射技术对控制小鼠眼性状的基因进行诱变,各自培育出小眼小鼠品系甲和乙。研究者将甲品系小鼠和乙品系小鼠分别与正常眼小鼠杂交,F1均为正常眼,F1自由交配,F2均出现正常眼和小眼,且分离比约为3∶1。请回答∶
(1)甲、乙两个品系小鼠的小眼性状均是由_____(填“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引起的。实验中X射线照射的作用是_____。
(2)为研究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研究者提出三种假设∶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欲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方案∶_____。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若_____,则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若_____,则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若_____,则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高一年级生物学检测参考答案
1.A2.B3.B4.D5.C6.D7.B8.B9.C10.B
11.C12.B13.A14.A15.C16.D17.C18.D19.B20.B
21.B22.D23.C24.B25.D
26.C27.CD28.ACD29.BC30.BC
31.(1)叶绿体光反应
(2)acC02
(3)类囊体膜上叶绿体基质
32.(1)乙
(2)DNA分子的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分裂
(3)4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乙和丙
(4)乙40
选做题:
(1)隐性突变
诱导基因中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2)用甲品系小鼠与乙品系小鼠杂交得F1,F1雌雄小鼠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表型及
比例F,均表现为小眼(或F,与F2均表现为小眼)F,均表现为正常眼,F2正常眼:小
眼=1:1F1均表现为正常眼,F2正常眼:小眼=9:7
答案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