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二、静电现象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二、静电现象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
能不能再分呢?
想一想:
一、分子由原子组成
1. 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化合物
2. 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单质
水分子
乙醇分子
这些是化合物
蛋白质分子
石墨
金刚石
碳足球分子
这些是单质
氮气
活动1:电现象
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荷,简称带电.
带电的物体也叫做“带电体”
绝缘物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1、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因 起电.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有_________,而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
摩擦
电荷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轻小物体
请回答:
1、摩擦前塑料尺是不带电的,这说明什么?
2、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摩擦后却产生电了,
说明什么?
原子内部一定有一种带电的小微粒
四、一个有趣的实验——摩擦起电
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
电荷有几种?
2、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
正
负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 。
异种电荷相互 。
排斥
吸引
三、验电器
1、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 。
2、原理:
。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结构
静电现象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静电现象
静电的利用
静电的危害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电子的发现说明:
“原子是有结构的”
原子内部还存在带正电荷的物质
四、电子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五、原子结构模型
枣糕模型
“核式结构” 模型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 ; <10—18m )
电中性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 ; 10—15m)
质子
中子
( 10—15m)
(+)
丝绸和玻璃棒相比,丝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经过摩擦,玻璃棒失去电子带上正电,
丝绸得到电子带上负电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ー)间的静电引力,对电子起到束缚作用;
为什么摩擦后物体会带电呢?
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发生转移
例.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答案:A
例2: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B、C球均带负电
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答案:C
课堂小结
一、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五、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的转移
四、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核外电子(─)绕很小的原子核(+) 高速旋转——行星绕日;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立体结构
课堂小结
科学家
汤姆生
微粒
电子
卢瑟福
质子
查德威克
中子
盖尔曼
夸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