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2 12:2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的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的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仔细阅读大屏幕上的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生:条件又多又乱,解决这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师:对于这种条件又多又乱的题目,我们要怎么解决呢?这位同学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整理条件
师: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备本上整理条件。
师:我看到有同学是这么整理的(边说边写)
桃树: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师:这位同学师怎么整理的?请你来说一说。嗯,说的真好,这位同学师按照果树的种类整理的,把有关联的放在一起,把所有的条件都整理出来了。其实他是从条件想起的。(板书:从条件想起)
师:我看到有同学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请这位同学来说说看。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师:说说看,你为什么要这么整理?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因为问题问的是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所以就把有关桃树和梨树的条件整理出来。他是从问题想起来整理条件。
强调:回忆一下我们刚刚是怎么整理条件的?第一种方法是从条件想起,整理全部条件,第二种方法是从问题想起,我们可以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把相关联条件放在一起。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
师:仔细观察我们整理的条件,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你来说说看,哦,你先算出桃树有多少棵,梨树有多少棵,然后再把他们加起来。思路非常清晰,请大家按照这样的思路,根据我们整理的条件,尝试在自备本上列式解答。
师:大家完成的怎么样了?请这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师:第一步你是怎样想的?(指出整理的表格)桃树3行,每行7棵,3×7算出桃树的棵树。第二步呢?梨树4行,每行5棵,4×5算出梨树的棵树。最后,加起来求出总棵数。
师:我们已经算出了结果,但要知道结果是否正确,要进行?对,要进行检验。
(要教检验的方法)其实,只要把算出的结果当作条件代入原题,算出题目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就可以说明我们算的是正确的。下面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检验,再和同桌交流。这位同学你是怎样检验的?
3×7=21(棵)
41-21=20(棵)
20÷5=4(行)
师:你来说说为什么这么检验?噢,你说的真好。第一步先算出桃树有21棵,第二步用之前算出的总棵数41棵减去桃树的棵数,得到梨树有20棵。因为梨树每行5棵,可以求出梨树有4行。算出了一个已知条件,证明我们的得数是正确的,写上答句。(答: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师:回顾刚刚的解题步骤,同桌之间说一说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来说说。对,首先,我们仔细阅读了题目,发现题目中的条件又多又乱,所以我们要整理条件,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后,我们通过整理的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之后我们要列式解答,求出答案之后不能忘记检验和反思。(板书: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成果的时候了,老师将问题变了一下。现在要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么解答?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师这么整理条件的: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杏树 8行 每行6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师:我们现在要求的师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可以直接在原来整理的条件上 ,选择出有用的信息。你们可真善于思考啊,以后我们要注意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
师:那么这道题目要如何计算呢?这位同学,请你来说说看。
8×6=48(棵)
4×5=20(棵)
48-20=28(棵)
师:你是怎么想的?噢,我们先求出杏树的棵数和梨树的棵数,再用杏树的棵数减去梨树的颗数,就可以得到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师:做到这里,结束了没有?对,我们还要进行检验。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检验的。
8×6=48(棵)
48-28=20(棵)
20÷5=4(行)
先算出杏树有48棵,再减去杏树比梨树多的28棵,得到梨树有20棵,由于梨树每行5棵,算出梨树有4行,求出了一个已知条件,证明答案是正确的。不要忘记写上答句,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回顾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同桌之间交流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请你来说说。
师:首先,阅读题目,发现题目中的条件又多又乱,所以要整理条件,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后,通过整理的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接着我们要列式解答,求出答案之后不能忘记检验和反思。
师:在分析数量关系时,你们有什么体会?
预设1:请这位同学来说说,噢,我们在整理条件时,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预设2:这位同学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对,说的真好。我们有多种分析的方法,可以采用列表或者画线段图等方法。
预设3:你还有想说的,噢,当问题的条件比较多、比较乱时,我们要先整理条件。
师:以后在遇到条件又多又乱的题目时,同学们还会害怕吗?噢,我们不会再害怕了,因为我们可以先整理条件,题目就变得清晰明了了。今天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率也很高,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励,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 1)从条件想起 (2)从问题想起 整理条件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桃树 梨树
杏树 8行 每行6棵 3行 4行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每行7棵 每行5棵 分析数量关系
桃+梨=总 桃:3×7=21(棵)
梨:4×5=20(棵) 列式解答
总:21+20=41(棵)
答:桃树和梨树一共又41棵。
检验
检验:3×7=21(棵)
41-21=20(棵)
20÷5=4(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