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4 孙权劝学
第一课时
孙权劝学
孙权劝谁?为什么要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么样?
学得是什么?
故事中的人是怎样的人?
新课导入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2.译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课时目标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为人温良恭谦、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持之以恒。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
简称为《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① 读准字音(遇到不会的字音,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弄清读音。)
② 圈出文中你认为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其读音的字,并说明理由。
初读·读准
qīnɡ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wéi
yé
dānɡ
shè
shú
ɡēnɡ
suì
另外
成为
通“耶”
应该,应当
于是
《孙权劝学》
文言正音小贴士
①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② 根据字在句子中的含义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
③ 通假字要读所通字的读音。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初读·读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
初读·读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从前,当初
对……说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当道,当权
掌管政事
推托
以:介词。拿,用
事务
古时王侯的自称
副词。“怎么,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吗”
但: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历史
耳:“罢了”,表限止语气
谁比得上
“所字结构”。收获(名词)
于是,就
从事
鼓励,劝勉
译读·解词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等到
经过
讨论评议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泛指吴地
吕蒙的小名
有抱负的人
泛指多日
拭目相看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连词,表顺承
语气词,相当于“呢”
译读·解词
翻译小提示
①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
③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译读·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收获。”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长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译读·翻译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假字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译读·积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今异义
① 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②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③ 博士 古义: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古义:推脱; 今义:美好的词语。
译读·积累
更 古义:另,另外;
今义:更加。
① 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②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蒙乃始就学。
就 古义:靠近,文中引申为从事;
今义:就。
及鲁肃过寻阳。
及 古义:到……的时候;
今义:以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古今异义
译读·积累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当
(动词,掌管,担当)
(助动词,应当,应该)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
(副词,表程度高或范围广,十分)
(敬辞,年长)
译读·积累
一词多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
(介词,用)
(认为)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
(了解)
(知晓)
一词多义
译读·积累
①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省略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状语后置 “蒙以军中多务辞”。
卿言多务,孰若孤(多务)?
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译读·积累
文言句式
孤 :古时王侯自称;
卿 :古代君王对臣子,朋友以及夫妇之间
表示爱称;
大兄:长兄,吕蒙对朋友辈鲁肃的敬称 。
译读·积累
三个称谓语
“吴下阿蒙” 和 “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吴下:长江下游江东一带,泛指吴地;
阿蒙:即吕蒙;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后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刮目相待
刮:擦拭。
刮目相待: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也作“刮目相看”。指别人有了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译读·积累
两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