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3 10:1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2、了解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学会绘制并初步使用溶解度曲线。
【学习重点】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学习难点】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旧知回顾
1、20℃时,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试分析下列四组溶液哪些是饱和溶液( )哪些是不饱和溶液( )
选项 A B C D
加入KNO3质量(g) 5 g 15 g 31.6 g 35 g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g 115 g 131.6 g 131.6 g
2、欲将某温度下的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加入KNO3晶体  B.加水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水分
3、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二、自学建架
(一)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1、讨论: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1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
2、知识架构:
固体溶解度: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克溶剂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
(二)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时)
( ) ( ) ( ) ( )
+      +                    +
0.01g 1g 10g 溶解度
(三)溶解度曲线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并阅读教材中图9-12,分组讨论书本37页的讨论题,进行成果交流。
2、知识架构:
溶解度曲线: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画出的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意义:
(1)通过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某物质在一定 下的溶解度。
(2)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 或 溶解度的大小。
(3)溶解度曲线反映出物质的溶解度随 的变化规律。
① 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_______;
② 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如_______;
③ 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_______。
三、精讲补架
1、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条件:
四个要素 标准:
状态:
单位:
2、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内因:
影响因素
外因:
固体溶解度除了与 有关外,只与 有关,而与 的质量无关。
四、达标巩固
1、在20℃时,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能溶解A 30 g。若在20℃时在50g水中加入25g A,则此溶液是
溶液,再加入10g A充分溶解,所得的溶液是 溶液。
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对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
3、在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g,在6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B物质10g则( )
A.A的溶解度比B大 B.B的溶解度比A大
C.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D.无法比较
4、在20℃时,50g水最多溶解0.8g的某物质,则该物质为( )
A.难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易溶物质
5、已知在60℃时,100g KNO3溶液加热蒸发后,得到50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60℃时KNO3的溶解度为50g
C.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00g D.无法计算它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