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比一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比一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5-28 17: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6-13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同时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比多少
第二课时:比长短、比高矮
第1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
教材简析:
本阶段的内容是从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比较,并且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对于“同样多”、“多”、“少”,儿童在入学前多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儿童都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这样教师设计的图片和贴图就可以更形象直观地是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用一一对应的操作,初步知道 “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经历观察、操作、体验、交流等数学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部藏有数学知识的动画片,想看吗?
⒈课件出示小猪、小兔盖房的情境图。
(三只小兔已经长大,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自己动手盖房子,小猪们知道这件事都过来帮忙。有扛木头的,有搬砖的,干得可欢了,小房子很快就盖好了。小兔拿出许多水果招待客人,天已不早了,小猪们要回家了,三只小兔都出来与小猪们一一握手表示感谢。就连河里的小鱼也在为5他们叫好呢!我们应该为小猪和小兔这种互相帮助的精神鼓掌啊!)
⒉师:你能在这幅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说:有4只兔子、3只小猪、3个苹果、4根木头等等。
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⒈教师选出学生所说的数量:3只小猪、4根木头。
要求学生摆出学具。(课件也出示卡片)
师:看到摆出的学具,小朋友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小猪少,木头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同桌互说,再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①数一数,小猪3只,木头4根,所以木头多。
②把木头分给每只小猪,还多了一根木头。
教师要求有第②种想法的学生在投影仪上用学具摆一摆是怎样分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①把木头放在每只小猪旁边。
②也可能把木头对齐小猪放在下面。(一一对应)
教师对以上方法进行表扬,用课件演示强调第②种方法。(课件闪烁多余的1根木头)
师小结: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多了1根木头,我们就可以说木头——(生:木头多),也可以说小猪——(生:小猪少)。
2.教师演示课件:(小猪、木头图中多余的木头消失)
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生:小猪和木头同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1只小猪扛1根木头,木头没有多,刚刚好。
师强调:1只小猪对1根木头没有多余,我们就可以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课件显示:同样多)
学生齐声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
(课件重新回到小猪、木头图)
师:现在木头不消失,怎样做也可以使它们同样多?
生:小猪再来1只。(课件出示1只小猪与木头对应)
3动手操作
师:这幅图中还有别的东西可以用“多”、“少”、“同样多”来表示吗?
指名说几个。
剩余的要求学生同桌互说。
引导学生选其中一样,摆一摆学具卡片。
教师巡视,特别表扬用“一一对应”摆法的学生。
4.指名说说生活中间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比如。男女同学的人数比较)
5、揭示课题。小朋友们真聪明,刚才大家说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比多少)
三、应用练习
  1、全班同学动手操作,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在黑板上贴。
  ①第一行摆3个圆形,在圆形下面摆△,△要和○同样多。
  ②第一行摆3个圆形,在圆形下面摆△,△要比○多1个。
③第一行摆4个圆形,在圆形下面摆△,△要比○少2个。
2、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五、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2页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多 少 同样多
第2课时 比长短、比高矮
教学内容:教科书9-13页。
教学目标:
1、通用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
2、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高和矮是比较出来的。
3、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比较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教师给每桌准备一些物品,如:2张彩色纸条、2根小棒。
教师准备2枝颜色、长短各不相同的铅笔。
教学设计:
一、比长短。
⒈观察导入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两枝铅笔,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枝铅笔有长有短。
板书:长 短。
师:猜一猜哪只长?哪只短?(教师把两只铅笔一端露出,另一端握在手心,遮住。)
⒉探究比较方法
师:东西有长有短,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引导学生同桌合作讨论,拿铅笔操作一下,教师巡视参与。
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得出的方法: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上,一头对齐,或竖立在桌面上比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 ,也能比长短。
师: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想法。
师表扬这些想法,小结:比长短时,一般要把比的东西一端对齐,这样就很容易知道谁长谁短了。
3、比尺子的长短、比绳子的长短
小结方法:我们不管是把铅笔竖着立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绳子平放在地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强调:多个比较时,可以比较出“最长”、“最短”。
⒋游戏
请一组学生上台与教师比手掌,说说谁长谁短。
学生自己掌对掌比一比,说说自己的发现。
可能出现
一样长。
长出一截。(请这位学生上台演示,大家评一评他的比法对吗?)(强调“一端对齐”)
请学生在周围找一些物体比长短,交流汇报。
⒌完成练习一T5、6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理由,教师拿出事先固定好的彩条 拉长演示,验证学生的答案。
教学比高矮
⒈设置情境导入
请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身高相差不大,但女生比男生偏高),上前站在讲台两边
师让生猜:谁高谁矮?(生任意猜)
教师板书:高 矮。
⒉探究比较方法
师:要知道正确结果,可以让他俩怎样?(比一比)
师:有什么方法比出来呢?同桌商量一下吧!
同桌谈论比高矮的方法,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
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比。
靠墙站好做记号,来比高矮。
请这两位学生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做一做。
3.辨析
师:(故作神秘地口述。)我还会变魔术呢!我可以让他比她高!(男生踮起脚跟)
生争论。得出比高矮要公平、要精确,要在同一起点上比较。
⒋多个比较
师: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三个人比身高,结果怎样?
老师强调多个比较时,可以比较出“最高”、“最矮”。
5.排队游戏:请5位学生上来。(个子差别不要太大)。让学生通过先看(目测)再比较的方法来帮他们排队。
6、完成练习一T7、8、9
三、应用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可以先让三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然后逐渐增加小组人数,每次排好后,可以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练习一的第5题。
不限制学生的比较方法,只要有道理,都应予以肯定。(数格子、直接看,一端对齐等方法都可以)
3、练习一的第6题。
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让学生理解蛇的身体是卷着的,拉直后会比鳄鱼的身体长。
4、练习一的第7、8题。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5、练习一的第9题。可以设计成活动来让学生亲身感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3页。
板书设计
比长短、比高矮
比长短:一端对齐
比高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