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娥冤》课件(17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文档属性

名称 1《窦娥冤》课件(17张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2 13:3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你知道的悲剧……
【关汉卿·
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关汉卿】
郝经:《青楼集.序》中评说关汉卿云: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
何良俊:关之词激厉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
孟称舜:汉卿曲如繁弦促调,风雨骤集,读之音觉韵冷冷,不离耳上,所以称为大家。
王国维: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
《英国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称关汉卿是创作了 60 多种戏剧作品的第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戏剧大家。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的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朝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实行残酷剥削,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劳动者。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是元朝社会主要矛盾。吏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处伸冤。《窦娥冤》正是这一黑暗现实的集中体现和血泪控诉。
壹【定义】
叁【剧本构成】
贰【体裁特点】
肆【舞台角色】
元杂剧
订正
字音
当垆(lú) 临邛(qióng) 变徵(zhǐ)
知契(qì) 情怀冗冗(rǒng) 鼓三通(tòng)
忤逆(wǔ) 燕侣莺俦(chóu) 苌弘(cháng)
孛老(bó) 绣闼(tà) 刬的(chǎn)
罪愆(qiān) 撚断脊筋(niǎn) 恓惶(xī)
祗候(zhī) 桃杌(wù) 喝撺厢(cuān)
提防(dī) 盗跖(zhí) 尸骸(háí)
错勘(kān) 杳无(yǎo) 瀽(jiǎn)
前合后偃(yǎn) 湛湛青天(zhàn)
石陌荒阡(mò)(qiān) 哥哥行(háng)
鳏寡孤独(guān)(guǎ) 亢旱(kàng)
分角色朗读
窦娥、窦娥唱词 窦天章
蔡婆 赛卢医
张驴儿 张驴儿之父
官员 祗候
监斩官 刽子手
窦娥抵债
做童养媳
楔子
蔡婆讨债险丧命
驴儿父子强逼婚
第一折
驴儿父误食毒药
善窦娥蒙冤获罪
第二折
窦娥泪别婆婆刑场怒发三愿
第三折
概括内容
《苏联大百科全书》:戏剧在元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 的《汉宫秋》、 白朴的《梧桐雨》,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窦娥冤》的悲剧性,单纯有力,像钉子一样,越敲越深,又像阶梯一样,越升越高。——李健吾
戏剧的本质在于冲突
请找到《窦娥冤》中的矛盾冲突关系
窦娥与梼杌
窦娥与张驴儿
蔡婆、窦娥与张驴儿父子
窦天章与蔡婆
矛盾冲突
善与恶的斗争
——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艺术
人生经历
三岁丧母
七岁被亲生父亲所卖
十七岁丧夫
二十岁遭刑
性格特点
善良 温顺
孝顺 勤劳
正直刚强
敢于反抗
善的代表——窦娥
——弱小 孤立
恶的势力——高利贷的压榨、流氓张驴儿、官吏昏聩法制黑暗
思考: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元朝统治阶级吏治败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致使社会混乱,黑白颠倒,变成戕害老实人、善良人的地狱。
窦娥临刑前发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死后沉冤得雪,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浪漫主义的手法,符合老百姓的审美需求;
符合中国古典悲剧的理想追求;
永恒的正义在悲剧人物的痛苦、毁灭中得以保存升华。
用本色语言,状千古奇冤
本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例如:第三折指斥天地鬼神,场面高亢激越,紧张急促,诀别婆婆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徐低回;发三桩誓愿,感天动地,质朴无华而富有韵味,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