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望海潮》课件(17张 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文档属性

名称 4《望海潮》课件(17张 PPT)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2 13: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望海潮
柳永
(1)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________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萌芽于 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 ,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 ,句有 ,字有 ”(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又称“________”“乐府”“诗余”“________”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____或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望海潮》为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和长调三种。
唐诗
隋唐

定格
定数
定声
曲子词
长短句


小令
中调
双调
课前检测
学习目标
总结本词艺术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学习词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梳理诗词内容,理清诗词结构。
诵读原文
望 海 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宋 柳 永
研讨分析
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 地理位置重要
—— 社会条件优越
—— 长期繁盛的历史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繁 华
总写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三吴都会
东南形胜
分写
研讨分析
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重湖叠?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西湖湖山之美丽)
(百姓生活之愉悦)
(长官生活之悠闲)
(孙何政绩之显著)
《望海潮》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感?
研讨分析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
的都市生
活图景
5、从百姓生活上看【安居乐业】
惊叹
赞美
艳羡
1、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南重镇】
2、从历史传统上看【自古繁华】
3、从自然景观上看【西湖、钱塘江】
4、从市井面貌上看【建筑精美、人口密集】
表现手法
阅读《语文基础知识手册》373页“表现手法”部分:
烘托、点染、衬托、铺排、象征、联想
判断《望海潮》中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并作具体分析。
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诗人情感及意旨等)。
表现手法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点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分)——染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 —— 染
铺陈:铺排:铺陈和排比的简称。
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表现手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表现手法
除了点染和铺陈,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①点染、铺排写尽杭州繁华、富庶、安宁;
②运用比喻、夸张、互文、借代等修辞手法;
③动静相生,视听结合;
④数词运用,或虚或实,展示豪放风格。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试从点染的角度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回首天涯”为点,“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为染。最后一句,作者把渺远无际之天涯作为大背景,在其上勾勒出一抹已不能给人以暖意的夕阳余晖和几只在寒风中哀啼的乌鸦,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切的意境,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主题。
课堂练习
.    1.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2.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时规范训练》
2.将本词改写为散文形式,字数不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