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选择题
1.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政权的是( )
A.朱温 B.赵匡胤
C.元昊 D.赵构
2.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于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赵涛所指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3.“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是( )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黄袍加身 D.破釜沉舟
4.北宋初期,宋太祖把原来由武人任职的地方高级长官逐渐改由文官担任,宋太宗时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外重内轻
C.君弱臣强 D.重文轻武
5.有学者认为,宋代正是因为……才没有重蹈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覆辙。该句中省略号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
A.发展经济 B.减免赋税
C.发展海外贸易 D.重文轻武
6.唐朝中期的官员,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而北宋初期布农出身的官员约占三分之一,到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B.科举制的发展
C.统治阶层范围的扩大 D.寒门庶族的兴起
7.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
8.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北宋引以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定都东京 B.设置刺史
C.重文轻武 D.削弱相权
9.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
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10.“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重文轻武 B.等级森严
C.商业繁荣 D.休养生息
二、非选择题
11.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般认为,孔子是中国古代私学的创始人……在孔子的私学里,只要你好学、想学,就“有教”,至于你原先和现今的情况怎么样,是不必过问的,那叫“无类”。
——摘编自陈雪良《春秋史》
材料二 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 ①②《礼记》( 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局面的举措及其教育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①、②两处被隐去的儒家经典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兴办太学的目的。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朝科技成就一例。
参考答案
1-10 BDCDD BDCBA
11.(1)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等。
(2)《诗经》《尚书》;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3)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