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旅游资源评价

文档属性

名称 3.2旅游资源评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5-28 19: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旅游资源评价1、了解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了解旅游资源的评价学习任务自主学习 1、自主阅读教材P64-69,完成《系统集成》P41的“课前预习导读部分”。
2、在教材上找出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思考教材上的3个活动题。一、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每种负面影响的产生原因、后果讨论:下图反映了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环境有何影响?1、水资源良性平衡受到破坏旅游业的发展用水量增加废水排放水资源不足水体污染思考:下列旅游活动中对旅游资源有什么不利影响?2、大气污染加重(1)旅游交通排放尾气(2)游客增加呼吸排放水汽、
二氧化碳(3)餐饮业发展烹饪的废气大气污染影响景区植被、野生动物、文化古迹活动(书本P65): 旅游对莫高窟空气质量的影响
对敦煌莫高窟的实地监测表明:40名游客在同一个洞窟中停留37分钟,洞窟中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达到正常值的6倍以上。每位游客每小时呼出的水汽的67%(约21克水)、二氧化碳52%(4.7升)在游客离开洞窟之后,仍然会长时间停留在洞窟的空气中。1 游客数量与文物古迹保护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提出保护文物和合理发展旅游业的方案。答:游客数量越多,破坏越严重,越不利于保护答:应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旅游环境承载量之内。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生活用品、食品包装
随意丢弃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旅游环境
和景区形象黄山环卫工在悬崖峭壁上捡垃圾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
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
区遍布宾馆酒店,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
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
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
思考:为什么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
“黄牌警告”?案例答:旅游规模扩大,人为干预过多,对自然遗产
(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开发性破坏。4、珍贵自然遗产面临威胁(1)旅游规模扩大造成生态环境沉重的压力(2)开发干预过多自然遗产存在的基础(背景环境)破坏许多宝贵的
地理景观和
文化古迹面
临开发性破
坏思考:某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是著名的旅
游胜地,景区管理处为突出山林地区特色吸引游客,
准备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你认为是否可行?简述
理由。答:不行。 理由:大量捕杀野生动物会造成当地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
5、良性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旅游活动规模过大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危及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左边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有意破坏(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此我们应予以谴责。
右边图片:是对文物古迹的无意破坏(大规模的文化、旅游活动),因为人们的呼吸、汗水等会对古迹造成损坏,对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敦煌现在在旅游高峰时,就限制入窟的人数。 6、文物古迹遭到毁损 杭州市余杭镇安乐山上有一座古塔,名曰安乐塔,始建于吴越五代十国,重建于明代,此后屡有修复,最近一次为1984年。此塔因与雷峰塔形似,当地人称它为“小雷峰塔”,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月3日,记者登临此塔时发现古塔被人满身乱涂乱画。(补充)7.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探究活动(书本P67活动2)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广为流传,桂林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桂林市坐落在小型喀斯特盆地中,环绕市区的喀斯特峰林的相对高度多在200米左右,一些当地“名山”的相对高度不过数十米。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桂林市接待游客的数量不断攀升,城市接待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桂林市内修建了一些高层宾馆,主管部门还打算再修建一些高层建筑。
思考:从旅游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你认为上述措施是否得当?为了解决游客数量与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答:不得当。
因为这些高层建筑的修建会导致旅游资源背景环境的破坏,
不利于周围的“名山”的保护。措施:1.限制游客数量
2.适当建设部分宾馆,(但不宜高层建筑).问题1:雾峰景区交通不便,期间只有一段危险登山小路,
游人一直很少。景点管理处规划了一条盘山公路,为此需
砍伐大量千年古树。请你谈谈对此规划的看法及理由。答:不可以。千年古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必须加以保护例题:
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佛教名山,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问题2:旅游旺季时,云峰山景区山路上游人不绝,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淡季游客稀少,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调节门票价格,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价格,从而对游客人数进行调控。 问题3: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空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答:不可以。
(1)有可能对旅游资源背景环境造成破坏。
(2)旅游者为了观赏沿线景点而不愿意乘坐缆车,导致投资效益降低案例借鉴日本:多家旅游社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出一日游特别团。游客在观赏湖山美景之际,动手搜集园林中的垃圾。游客只需在风景区搜集垃圾一小时,便可以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德国人:环保意识非常强烈,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国内第三大问题。德国也是一个很自律的民族,长期的环保教育使他们具有了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珍爱备至,几乎人人都养成了自觉执行各项环保法规的习惯。旅游大量用水,废
水过量排放水体污染,
水资源不足旅游交通、旅客呼吸
和餐饮烹饪景区植被、野生动物
和文化古迹受损生活用品和食品包装
的随意丢弃旅游环境和景区形象受损过多的开发活动
和人为干预地理景观和文物古迹面临
开发性破坏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和
高强度的旅游活动原始生态平衡被打破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和
大规模文化活动文物古迹受损补充:
(7)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8)旅游资源背景环境的破坏课堂小结▲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对旅游资源合理评价和系统规划杭州西湖3.2 旅游资源评价第二课时【导入】
旅游资源必须经过有意识地开发,才可使旅游资源潜在的价值转化成现实的社会经济优势。这就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何时开发、为谁开发及开发方向如何。因此,旅游资源评价是进行旅游规划的基础,是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旅游资源评价(一)评价总原则(书本P67)1、全面分析:2、综合评价:
对景区的评价可由多方面和多学科的人员组成,进行综合评价,力求准确、客观和公正。 旅游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其经济价值,还体现为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既要提高经济收益,更要重视旅游资源的环境意义和长期开发利用可能造成的问题。(1)经济价值
指旅游资源利用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2)社会文化价值
指对人类智力开发、知识储备、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功能(3)生态环境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否会导致环境、资源的破坏(二)评价内容1、旅游资源开发后价值(效益)评价(1)旅游(游览)价值
A、资源的质量 B、资源的集群状况 C、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市场距离
(3)地理位置与交通
(4)基础设施
(5)景区旅游环境容量
其它:投资能力条件、施工难易条件等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重点内容)A、资源的质量
包括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非凡性 有些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立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B、资源的集群状况 :指是否与其它景点聚集成群河北沧州铁狮子C、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指附近是否有特征相似的景点 所要开发的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的景点,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 北京雍和宫讨论:北京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资源的质量高),但为什么却游客稀少? 答:北京雍和宫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很高,但因北京有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更吸引游人的旅游资源,所以相对来说,雍和宫的游览价值有所下降。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 图中虚线圆圈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热线区(丙区域),该旅游区有“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据此说法并结合图示分析丙区游览价值高的原因。答:泰山(是断块山,为五岳之首)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泉城济南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曲阜“三孔”具有历史文化价值;3个旅游地分布集中(距离较近),连成一线,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自然与人文景观配合好(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景观特征具有独特性。市场距离:1、概念
市场:指旅游活动中游客的来源地区,也即客源地(客源市场),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如,国际上的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内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市场距离:指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 (从游客角度方面来看可理解为经济距离)。
2、影响(★)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即旅游市场距离小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较高)。例1、石梁飞瀑景点出现在天台和杭州,存在哪里其开发的价值更高?
答:杭州。理由:杭州经济条件优于天台,靠近或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即市场距离小),其开发的价值更高
例2、广东和上海都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市,为什么每年到杭州的游客广东人少于上海人?
答:上海人到杭州的旅游的经济距离(时间和费用)小于广东人。 或说广东的客源市场距离大于上海的客源市场距离。
例3、江西和上海离杭州的空间距离差不多,但为什么每年到杭州的上海游客多于江西游客?
答:上海比江西经济发达,相比江西,上海是杭州的主要客源地(即客源市场)。 一般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因此,我们可以讲,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或说主要服务半径)是有限的。 如,据调查来杭州旅游的人大部分来自本省和周边的省市,而来自全国其他省区地区的人比重少,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有什么规律?说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即使再高,其开发价值也不高。(看下面例子)天柱山 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但游客稀少,为什么?基


施完善
先进不完善
落后服务
质量高服务
质量低游客
增加游客
稀少有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不利于旅游
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地区接待能力):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1)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2)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思考题:与石梁宾馆相比,天台宾馆离石梁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石梁飞瀑的游客把天台宾馆作为住宿地?
答:天台宾馆及所在城区基础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比较齐全;且交通便捷,与县内其它景区距离较为均衡。景区旅游环境容量:3、要求: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反之,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如,许多旅游区通过增加旅游景点或在旅游旺季通过提高门票等手段来控制游客规模,以避免旅游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1、定义:指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它可以用容人量和容时量衡量。容人量(人/平方米)指旅游景区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规模在设计时的依据。容时量(小时/景点)指景区游览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和建设时间等内容。 )
2、意义:一方面,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另一方面,是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 。
3、客源市场评估(内容基本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同) 客源数量多少是维持和提高旅游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没有最低限度的游人数量,景观资源质量再好也难以实现开发价值,因此客源市场评估非常重要,其主要因素因此也与旅游资源开发要素基本相同。
(1)客源市场与旅游资源的距离---市场距离
(2)旅游资源的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游览价值
(3)旅游接待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基础设施
(4)旅游区环境承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景区环境容量
(5)交通运输能力及景点集散能力与客源规模的关系---地理位置和交通实践活动——模拟旅游客源调查活动目的:了解客源市场调查的一般方法,熟悉一定的服务对象,为模拟景区规划打下基础。
实施步骤:①选定附近的一处或几处休闲空间,作为模拟的“旅游资源”;②把到此地休闲的人们作为广义的“客源”,制订调查计划;③实地调查;④小结。
调查计划的要点:划分时间段,调查确定区域的客流量,区分客流的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抽样调查不同类型的人进入被调查空间的目的(在旅游资源的相应调查中,常称为“吸引因素”) 案例1、
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在接待境外游客方面常常不相上下,有时桂林甚至超过杭州。但在接待国内游客方面,杭州每年约为2000万人次,而桂林只有600~700万人次。请分析其原因。答案:(1)桂林和杭州的游览价值相近,境外游客比较富裕,以航空交通方式旅行。桂林、杭州对他们来说,市场距离差异小,故接待数量不相上下。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受经济条件和休闲时间的影响,到杭州的经济距离短,到桂林的经济距离长。
(3)国内旅客还不够富裕,大部分选择火车或汽车作为旅行交通工具。桂林地处我国的西南部,交通不便;而杭州地处东部沿海,交通发达。杭州的通达性比桂林好。
答案:优点:(1)靠近公路交通便利,利于吸引客源(或说靠近城镇,客源丰富)(2)所在地区(风景旅游区)基础设施较好;(3)在家旅游景点和旅游的欣赏性。缺点:(1)与A景点可能出现雷同;(2)靠近河流,可能造成水体污染。案例2、图示为某旅游区。该旅游区景点原来集中在A地,现在B地发现了更长更大的溶洞。该旅游区在开发B溶洞前广泛征询意见,青泥运用所学的旅游地理致死对开发B溶洞的优缺点进行评价。案例3、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该地可供开发的
旅游资源主要有:
(不少于四种)
(2)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
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
优势:
不利条件:
湖泊,雪山,石林,
傣族风情 景观独特,种类多样,自然人文
景观兼备;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
游览价值大。市场距离大(或经济距离大);
交通不便,通达性差等。 (4)请你为该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改善交通和通讯状况;发展商业、金融、餐饮业;开发民族
风情游、山水游等项目;注意旅游区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等。(3)有关该村的一些旅游规划项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发展风俗民情游 B 发展农业生态游 C 建设大型宾馆 D 开发水上游览项目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