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一中2021一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2023届)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文科)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消化液
C.细胞外液
D.细胞内液
2.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的成分的是
A.神经递质
B.唾液淀粉酶
C.02
D.CI
3.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一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4.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的是
A.秋季气温突然降低,易导致人体感冒发烧
B.夏天经常待在空调房里容易患“空调病”
C.白化病患者全身毛发变白
D.秋季腹泻引起机体缺水
5.如图表示人体内四种体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B.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丙的量会增多
C.丁是组织液,其组成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D.各种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乙
6.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信息分子
B.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可以储存在突触小泡中
D.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7.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上的信号变化情况为
A.电信号→化学信号
B.化学信号→电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高二年级(2023届)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科)第1页(共6页)
222158Z
8.下列有关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可能位于大脑皮层或脊髓
B.手被烫伤导致机体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C.两种反射都涉及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先后兴奋
D.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
9.下列高级神经中枢的受损部位和可能导致的结果,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受损部位
可能导致的结果
A
言语区的S区
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B
脑干
不能自主呼吸
言语区的V区
不能看懂文字的含义
D
大脑皮层
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10.下列有关突触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轴突末梢膨大,呈球状或杯状,形成突触小体
B.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增大突触前膜的膜面积
C.突触由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D.突触后膜可能是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
11.将小鼠的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培养,若给予其创伤处理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则神经
元基质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A.K+浓度升高
B.K+浓度降低
C.Na+浓度不变
D.Na+浓度降低
12.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C.激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多
D.有些激素具有催化功能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部分激素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B.某些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C.单细胞动物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D.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
高二年级(2023届)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科)第2页(共6页)
22215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