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2 18:1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关于建安与魏晋南北朝诗歌
老王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建安时期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创作
建安文学: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陶渊明:“田园诗派之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短歌行》引子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赤壁赋》
曹操
文学家
政治家
军事家
对权力的追逐
对建功立业的热衷
冷酷、无情、多疑
真冷酷的政治家
对美的感悟与体验
热情与激情的一面
真性情的文学家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步出夏门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短歌行》,汉乐府旧题,“长歌”“短歌”是针对歌曲长短而言的、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大约就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写作背景】曹操此时已经平定北方,非常希望迅速扩大自己的力量,统一天下。此时孙权已经统一江南,建立了东吴政权,刘备在荆州也有了自己的政治与军事势力,伺机活动。此时曹操深感人才的重要性,认为必须广招贤才,而南征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曹操对人才的忧虑更是日益加深。在一次宴会上,他用“短歌”的形式将自己的这种忧虑公之于众了。
可以说“忧”是本文的诗眼,整首诗就是一首“慷慨悲歌”。这忧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人生短暂的忧虑;
其二,贤才难得的忧虑;
其三,功业未成的忧虑。
全诗主旋律:求贤而愁,待贤以礼。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感慨时光消逝
时光易逝,时不待人
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渴求贤才,得贤欢庆
忧虑求贤不得
欣喜人才到来
启发人才择枝而栖
表达自我求贤心情
第一部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感慨人生的短暂,认识到人生的忧愁是必然的,真实而恳切的表现出了他的愁思。
曹操作为诗人的真性情的表露。
曹操作为政治家对人才发出了内心的呼唤。
作为诗人曹操以颓废的心境表露出内心的焦虑,但是作为政治家曹操其实更是揣摩着底层人才们的彷徨与忧虑,以他们的口吻发出了“时光短暂,时不待人”的呼喊!
第二部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作为诗人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将自己对人才的思念比喻成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含蓄而深沉的表露求才的真诚。可以说是一位政治家无法用文件政令形式表露出的真诚化作了诗人的情感。
曹操作为诗人引用了《诗经·小雅·鹿鸣》描写了宾主欢宴的场景。
可以说这一部分明确的表达了曹操的“求才”主旋律。
第三部分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曹操作为诗人果然是多愁的,又在表露自己那种求贤而不得的内心的焦虑。
曹操作为诗人再一次表露出了内心的激动,他所思慕的人才终于远道而来了,自然激动不已,盛宴款待,畅谈往日的恩情。
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前两部分主题的反复咏叹,诗人在强调“人才不得”的“忧”,更在强调“人才相聚”的“乐”。
第四部分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作为诗人以乌鹊绕树来比喻那些在纷繁乱世中未遇明主、犹豫不定、无所适从的人才,更是以己度人的表现出了他对人才内心世界的探究与明了。曹操更是在启发人才们要谨慎选择,良禽择木而栖。
最后四句,可以说是曹操作为诗人的“披肝沥胆”之作,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为比喻表现出自己希望“人才”越多越好,绝对不嫌多的观点。更用“周公”典故,真诚的表现出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艺术特色
诗人以合理的引用与化用,表现出了内心的真诚。
诗人以巧妙的比喻,表现出了主题思想。
诗人以忧开头,却并不是围绕忧来一颓到底,可以说是欲扬先抑。
扫除《短歌行》的语基障碍
通假字 契阔谈讌(同“宴”)
古今异义 人生几何(古,多少。今,几何学。)
一词多义 对酒当歌(对)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
一词多义 但为君故(名,缘故)
池鱼思故渊(形容词,旧的,原来的)
君安与项伯有故(名,交情)
词类活用 乌鹊南飞(名-状语,向南)
鼓瑟吹笙(名-动词,弹)
宾语前置句 何以解忧
《短歌行》的讲练
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陶渊明——田园中的生命沉思者
陶渊明(365-427年),东晋浔阳柴桑(今九江)人,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与唐代的孟浩然、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官四代,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元勋,至陶渊明父辈早亡。
饱读诗书,自由学习各类书籍知识,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豪情,又有“性本爱丘山”的淡然。
为官十余年,先后任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向乡里小儿”。
归隐22年,四十岁辞官回乡,一生创作存世125首,内容上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知名作品《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出仕”还是“退隐”曾经是个问题!
陶渊明的诗歌地位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典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陈,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内容思路
第一层:(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
第二层:(方宅十余亩——鸡呜桑树颠)以简谈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第三层:(户庭无尘杂——复得返自然)对社会的虚伪的批判,对可以返回田园的快乐的最直接表达。
归园田居——思想主题
本诗可以说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表现了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居山林的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本诗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返朴归真”。"返朴归真”,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归园田居
自读思考一:诗人选取了哪些田园景物?描绘出的田园图画是如何的呢?
自读思考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久在”与“复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归园田居
自读思考一:诗人选取了哪些田园景物?描绘出的田园图画是如何的呢?
诗人选取了土地、草房、榆柳、逃离、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的田园景物。
自读思考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久在”与“复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归园田居
自读思考一:诗人选取了哪些田园景物?描绘出的田园图画是如何的呢?
诗人选取了土地、草房、榆柳、逃离、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的田园景物。
自读思考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久在”与“复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表现了诗人终于回归田园、顺从自己本心追、本性所向后的如释重负的心情。
THANK YOU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