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粗盐提纯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对前面课时所学原理的应用,利用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结晶等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也可以使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二节《海水“晒盐” 》的知识建构体系更加系统化;同时,本节所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将为本单元的探究活动“粗盐的纯化”的学习做好准备,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重结晶法是初中化学一种很重要的提纯物质的方法,对初三溶解、过滤操作起到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而本节承载的教育功能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要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提升出一般思路,将以观念为本的教学体现出来。
学情分析: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已经具备溶解、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所以我想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生生对话,思维碰撞,不仅做到资源共享,而且做到智慧共享,不断完善孩子们的想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
1、掌握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流程
2、分离可溶性和难溶性固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步骤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海水晒盐的流程,展示粗盐的图片,
新知:
(1)问题一、粗盐中究竟含有哪些物质?
学生活动:看书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
不溶性杂质(主要有泥沙)
粗盐
可溶性杂质(主要有CaCl2、MgCl2、Na2SO4)
(2)问题二、怎样除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学生活动1:看书小组讨论流程和步骤
学生活动2:小组展示、学生评价
杂质类型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除去方法 过滤 变成沉淀或者气体
教师评价总结:
步骤 加入的物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过量的BaCl2溶液 Na2SO4+BaCl2=BaSO4 +2NaCl
2 过量的NaOH溶液 2NaOH+MgCl2=Mg(OH)2 +2NaCl
3 过量的Na2CO3溶液 Na2CO3+BaCl2=BaCO3 +2NaCl Na2CO3+CaCl2=CaCO3 +2NaCl
4 适量的稀盐酸 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3)问题三
在海水晒盐的流程中为什么不在蒸发池中直接结晶?
教学小结
1复习了海水晒盐的流程
2学习了重点除去海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课后作业
在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流程中,加入溶液的顺序可不可以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