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会场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运动会会场设计。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说明本课。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美术教材的特点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同时又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是人教版7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及本书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是一节设计应用课。学校运动会会场的布置和设计首先从运动会特有的庄重、热烈、舒畅的气氛考虑,它的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相比小学有很大的提高,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他们个性鲜明,形象思维和逻辑判断力都比较强。一方面在本课中,学生的这些优势都将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学生认知力的提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合作能力。
三、根据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运动会会场设计的特点,了解运动会会场设计的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搜集各类运动会会场设计,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欣赏录像,掌握运动会会场设计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创新实践联系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意识,集体意识。
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掌握运动会会场设计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它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根据所学知识,利用各种手段为学校设计运动会会场。
有关教学难点的突破将在后面的教学设计中依次说到。
五、教法、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体验式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达到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境界,组织好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掌握本课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然后,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共同展开探究性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六、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五个阶段:
1、引导阶段(3)多媒体播放录像,通过国家体育场馆鸟巢全景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提出问题:“你知道鸟巢的设计理念吗”?学生讨论回答,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本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用情景的方法导入本课,问题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萌发深入学习的愿望。
2、发展阶段(16)
(1)出示世界著名的运动会会场图片多幅,最后师生共同赏析,然后总结出运动会会场的共同特点。
(2)重点了解运动会会场平面图基本画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出示本校运动会场地平面图,有学生总结出场地规划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3)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课本中“体育场平面图”为例,启发学生怎样才算是好的运动会会场设计,从而总结出运动会会场设计的特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的设计意图更加顺应学生的心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本阶段的学习解决了重难点,好处节省了时间,让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形象直观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了互动。
3、创新实践(20)
启发学生讨论,发挥想象,同学合作,创新设计一个新的运动会会场,画出平面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手动脑,提高了观察力、实践能力和情感表达力。
4、展评作业(4)
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间产生互动,师生共同评述作品的优缺点和需要改正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学生初步完成运动会会场草稿后,是针对作业问题进行诊断性评价,点播修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巩固了知识点,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创意出发,欣赏和修改自己作品,加深了对本课的印象。
5、课后拓展(2)
(1)提供优秀的运动会会场设计网站
(2)修改自己的创作草稿和色彩稿。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
校园的春天-------
运动会会场设计
表现方法主要特点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