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课 题: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1)有理数加法意义的理解;
(2)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会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赢了3球,在客场以1:3输了2球,那么两场累计,甲队净胜1球。如果我们把赢3球记为“+3”,输两球记为“-2”。
提问:1.你能把上述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你是如何思考的?
二.新知探究
1. 检查自主学习卡,释疑解难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卡上的内容
(2)师检查讨论交流情况并释疑解难:如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用数学方法研究实际问题 。
(3)运用新知完成情境题
2.例题教学:
例1: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例2:计算(1)(+21)+(-31) (2)(-)+(+) (3)│-7│+│-9│
例3:已知
(1)求 (2)若又有,求.
3.课堂练习:
1.计算:
(1)(-160)+(+20); (2)(-10)+(-3);
(3)4+(-4); (4)0+(-1)
2.计算:
(1)(-3)+(-9); (2)(-7)+(+4);
(3)(+15)+(-7); (4)(+4)+(+8);
(5)0+(-3); (6)(+5)+0.
3.填空:
(1) +11=27; (2)7+ =4;
(3)(-9)+ =9; (4)12+ =0;
(5)(-8)+ =-15; (6) +(-13)=-6.
4(拓展).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另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这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这两个点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有理数加法法则:
注意①
②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