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年级 高一 生物学科 主题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指导教师
课时 3 课型 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提升课 学习日期 5.20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分析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学会运用和分享信息; 2、尝试将生物学原理和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重难点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关键问题 如何获得稳定遗传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走进文本。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法,深入分析文本,并解决重点、难点。3、展示交流法:通过展示使同学深层次理解文本,并进行思维拓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图片等。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
程序(要素)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五、归纳总结。 时间8分钟20分钟5分钟10分钟3分 创设情景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创设展示学习情景创设评价情景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创设总结情境 教师行为[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通过合作展示交流解决所有问题。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高望同学进行关注指导。[旁白]下面由小组内部派代表展示,时间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学习。2、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3、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质疑,关注王刚同学表现。展示问题实例:现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何获得稳定遗传矮秆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图解表示)通过分析上述杂交育种的实例,得出杂交育种的优点通过分析上述杂交育种的实例,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的不足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性。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延伸;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对育种过程理解更透。【旁白】解决单的练习在规定内使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目教师要求学生完善问题生成单,表达自己的感受。 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2、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3、小组合作表演完成。(奋斗组语言表达流畅,人物心理把握到位值得表扬。)学生自主思考,并合作完成。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每个小组对两种育种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