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竹枝词》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竹枝词》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22 20:5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华夏古乐·竹枝词 课型 演唱
教学 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让学生学会并能够背唱古曲《竹枝词》,感受歌曲深情、从容、温和等特点。 3.让学生试着为喜欢的古诗词谱曲。
重难点 理解古诗词与音乐的联系。 感受古代歌曲深情、从容、温和等特点。
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好!相信大家进入到这间教室第一眼就会看到大屏幕上面这两只展翅飞翔的鸟。很美,是吧?如果让大家以这幅图联想词语或者诗句,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呢? 生:比翼双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师:同学们联想的都非常好!都很贴切!再看这张图更是美不胜收!两只好像是神鸟凤凰在盘旋,旁边还有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图美,诗句也美!如果这么美的诗唱出来是怎么样的,大家想听吗? 好,让我们一起听一下这段旋律。 师:刚才的这段旋律好听吗?其实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长恨歌》节选这几句,就是我国古代乐府的曲调,让我们领略古诗词的美的同时,更领略了我们国家的古曲之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夏古乐,一起来学唱一首古代歌曲--《竹枝词》
流程 环节及内容 学生行为设计 设计意图完成目标 时间
一、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三、创编环节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好!相信大家进入到这间教室第一眼就会看到大屏幕上面这两只展翅飞翔的鸟。很美,是吧?如果让大家以这幅图联想词语或者诗句,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呢? 生:比翼双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师:同学们联想的都非常好!都很贴切! 再看这张图,两只好像是神鸟凤凰在盘旋,更是美不胜收!旁边还有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图美,诗句也美!如果这么美的诗唱出来是怎么样的,大家想听吗? 好,让我们一起听一下这段旋律。 师:刚才的这段旋律好听吗?其实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长恨歌》节选这几句,就是我国古代乐府的曲调,让我们领略古诗词的美的同时,更领略了我们华夏古乐之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夏古乐,一起来学习另一首古代歌曲--《竹枝词》 1、《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之前同学们有人了解这首竹枝词的吗? 本首《竹枝词》的诗词大意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搜索一下答案。(运用平板搜竹枝词二首) 提问学生。 2、让学生欣赏提前录制好的《竹枝词》 3、跟随钢琴一句一句唱谱(唱两遍),并强调演唱时注意附点音符 4、连起来唱谱(两遍) 5、试着逐句填词演唱 6、完整演唱歌词 7、联系诗词大意,注重感情的处理,再演唱一遍。 8、介绍古代歌曲温和、从容等特点,并强调演唱时注意气息和情感的处理,最后完整演唱一遍。 9、本课从开始到学习演唱竹枝词,都有古诗词,古诗词与音乐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观看微课视频《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述》 10、由央视的《经典咏流传》,引出《竹枝词》的再创作,并一起欣赏提前录制好的赵老师补充创作的《竹枝词》,让经典在课堂里流传。播放音频。 11、由提问学生喜欢哪位古代诗人,引出李白的《将进酒》,并一起欣赏吴彤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演唱的《将进酒》。播放吴彤版本《将进酒》视频。 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再创作之后新的生命力。可以多种风格,多种尝试。 1、布置创编任务。用心中的旋律,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填进去。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古诗词,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也可以运用《竹枝词》的旋律,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填进去。 2、学生展示 展示之后,让学生把自己哼唱的旋律记住,课下找老师完善并把歌谱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作曲的小作品。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本节课,希望大家能够热爱古诗词。因为它们是老祖宗祖祖辈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藏,能够给予我们力量!指引我们前进!它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去传承!希望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能够生生不息! 学生关注老师准备的图片,并且发散思维,联想优美的词语和诗句,通过提问、回答,很好的把学生带入到优美的华夏古乐之中 欣赏《一生一阙歌》开头部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学生全神贯注的听 学生用手中的平板电脑查找《竹枝词》以及本首《竹枝词》的诗词大意(信息技术运用) 认真聆听 一起唱谱 学生跟随老师填词逐句演唱 一起唱词 让学生注重感情的处理 共同完整演唱《竹枝词》。 带着疑问,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 学生认真聆听 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诗人,并欣赏视频《将进酒》。感受古诗词再创作之后新的生命力以及不同的音乐风格 让学生创作,鼓励大家参与 学生一一上台展示自己创作的小作品 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响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 通过视觉(图片)、听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过提问、回答,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华夏古乐的魅力 信息技术运用,网上查找与本课相关知识 通过聆听老师的演唱,学生初步感受《竹枝词》的旋律 先学习唱谱,然后填词,最后完整演唱,在学习演唱的环节,着重提示演唱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检验之前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知道,在古代,诗即歌词,知道古诗词与音乐之间关系密切。 让学生感受,其实我们身边的人也可以创作出经典 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经典 通过展示,检验大家的创作成果,并再次鼓励 总结本课 情感升华 3 2 2 3 3 3 2 2 2 4 2 4 3 3 1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学习古曲《竹枝词》,以及欣赏《经典咏流传》中《一生一阙歌》开头部分和吴彤版本的《将进酒》,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另外,由于《竹枝词》这首古曲在网络上搜索不到有人演唱的音视频,更没有伴奏,因此,在教学准备环节中,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前录制好了更加贴近古风古韵的范唱与伴奏音乐,效果较好。 当然,本课也有不足之处。在导课环节,是以图片来作为切入点导入的,如果直接以音乐导入可能效果会更为理想。还有,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简述的微课如果能制作的更生动些效果会更好。 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角度来看,本课无疑会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同学们感受到华夏古乐的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古诗词旺盛的生命力和多元化,从而产生兴趣,进而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