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欣赏《婚礼场面舞》《飞天仙子》教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欣赏《婚礼场面舞》《飞天仙子》教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22 21:1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婚礼场面舞》《飞天仙子》教案
年级:九年级下册
授课类型:音乐鉴赏课
教材分析
一、《婚礼场面舞》是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二幕里的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亲友们为祝贺猎人和鱼美人结婚时跳集体舞的场面。全曲包含A、B、C三个主题,A段音乐以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表现迎亲队伍行进在路上的热闹场面。B段音乐以铜管乐为主表现隆重的婚礼场景,随后用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交替演奏,表现礼成之后,亲友们为新人祝福并与新人逗趣的情景。C段音乐转到了下属调。整个乐曲都沉浸在一种热烈兴奋的情绪之中。
二、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先声夺人的吹响了古代乐舞文化复兴的号角,是我国一部成功的民族舞剧。《飞天仙子》是《丝路花雨》序曲中的一段音乐,她配合在天际遨游的仙女向人间播撒花雨的舞台场景,以起伏流动的优雅旋律和徐缓轻盈的节奏,塑造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形象。 《丝路花雨》音乐采用我国民族乐队为主的混合乐队演奏,音乐以我国古典音乐为基础,吸收了民族古曲的韵味和调式特点,以及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吸收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回族、维吾尔族的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古典音乐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课时目标 :
一、学生感受舞剧音乐对塑造人物性格、描绘场景、表现情节的重要作用,并能唱会其中主题片段。听赏过程中会简单的舞蹈动作,亲身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之美。
二、欣赏《婚礼场面舞》选曲时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要素对塑造婚礼场面的重要作用;欣赏《思路花雨》选曲时,引导学生注意这首乐曲音乐及舞蹈的浓郁民族风格,以及使用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特殊效果。
三、拓展舞蹈《千手观音》、《飞天》让学生感受舞剧在遵循古典的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教学重点:从乐队、乐风、舞蹈、着装、剧本五个方面来分析舞剧《丝路花雨》是怎样体现民族风格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与,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舞剧中的舞蹈。
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课前活动,学生听着上节课学的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做芭蕾舞基本手位、脚位。
2.词曲作者
吴祖强(192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弦乐合奏曲《二泉映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合作),舞剧音乐《鱼美人》(合作),《红色娘子军》(合作),及理论著作《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杜鸣心(192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交响曲《青年》,交响幻想曲《洛神》,舞剧音乐《鱼美人》(合作)、《红色娘子军》(合作)等。
从这两位作曲家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合作了两部舞剧,1964年创作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1958年创作了芭蕾舞剧《鱼美人》,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钢琴曲,这首乐曲是杜鸣心先生根据舞剧《鱼美人》中的一段音乐改编的。
二、中国芭蕾舞剧《婚礼场面舞》赏析
欣赏钢琴曲(教师弹奏)
(1)这首曲子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呢?(学生讨论)
这首乐曲是选自舞剧《鱼美人》中的《婚礼场面舞》
(2)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婚礼场面呢?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2.《鱼美人》剧情简介。
舞剧《鱼美人》创作于1958年。纯洁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勇敢的青年猎人,但屡遭山妖的破坏。在人参老人和乡亲们的帮助下,猎人和美人鱼战胜了山妖,结成一对幸福的伴侣。
3.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婚礼场面舞》
提问:什么因素使音乐形象如此鲜明,情绪如此振奋,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婚礼的热闹场面?
(学生交流总结:音乐的力度、速度决定音乐的情绪,交响乐队的演奏渲染婚礼的气氛。)
4.教师弹琴,学生模唱第一,第二主题
播放《婚礼场面舞》音乐,把前两段主题编上序号,在变换旋律时伸手指示意
5.播放《婚礼场面舞》舞剧视频,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舞蹈
提问:舞剧中的舞蹈是什么舞种?(东北秧歌)
6.教授学生秧歌的基本舞步,跟着音乐表演
三、中国民族舞剧《飞天仙子》赏析
1.欣赏美术课本上的壁画
这些壁画是我国那个地区的?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路,让我们一起到盛唐时期的丝绸之路,看看哪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教师简介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盛唐时期,敦煌画工神笔张和他的女儿英娘,为繁荣丝绸之路、发展中原与西域各地人民之间的友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并肩作战,最终战胜了恶势力的故事。
3.“东方的《天鹅湖》”。
我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被誉为“东方的《天鹅湖》”,这部作品曾经在世界的舞台成功上演无数次,其中气势恢宏的“千手观音”、婀娜多姿的“盘上舞”、风情万种的“反弹琵琶”等精彩的舞蹈犹如将千年之前唐代的敦煌壁画跃然舞台,如梦如幻,深受世界人民的赞誉。
4.播放舞剧《丝路花雨》中的《飞天仙子》视频
提问:舞剧《丝路花雨》是怎样体现民族风格的呢?让我们分成五个小组分别从乐队、乐风、舞蹈、着装、剧本五个方面来思考并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舞蹈的特点:
乐队——使用了扬琴、琵琶等弹拨乐器的民族乐队为主的混合乐队;
乐风——以我国古典音乐为基础,吸收了民族古曲和民间戏曲的韵味;
舞蹈——古典舞结合芭蕾及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格;
着装——标志汉唐古色古香的古典舞服;
剧本——古代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下了解剧情)。
5.视唱主题旋律,分析音乐要素。(节奏、速度)
节奏:多十六分音符节奏及附点节奏;
速度:缓慢地
密集型的节奏和缓慢速度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仙子飞天的意境及播撒花雨的动态。
6.观赏舞剧《飞天仙子》
提问:哪些乐器的演奏能够表现飞天仙子飘逸自如的形象?哪种乐器的演奏表现播撒花雨的动态情境?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
7.教师介绍该剧的舞蹈(古典舞中的敦煌舞),挑几个学生模仿图片中敦煌舞的几个动作,体会“S”型动作体态。
8.教师总结:《丝路花雨》是中国舞蹈史上的里程碑,将汉唐舞发挥到极致。把国画、壁画那些唯有在画书中能看到的姿态,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甚至挖掘了一些中国新疆及邻邦国家的传统舞蹈及音乐风格,成为我国民族舞剧的代表。
四、中国舞剧创新
(一)屏幕显示《千手观音》《飞天》图片
(二)欣赏《千手观音》《飞天》片段并思考,与刚才欣赏的《飞天仙子》相比“新”在哪里?(音乐、服装等等)
(学生讨论,分组总结)
教师总结:《千手观音》《飞天》将中国古典舞和汉唐乐舞的元素巧妙运用,境界新,内容新,手段新,舞技新,音乐新,物美新,灯光新,服装新。音乐既有东方的特点,又有国际化的元素,成为传世之作。
五、本课小节
同学们,中国芭蕾舞剧一直在走着一条“洋为中用”的舞蹈之路,经过一次次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风格多样的舞剧作品,随着世界性交响芭蕾、现代芭蕾的兴起,中国舞剧也在大胆地吸收、借鉴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舞剧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我们期待中国的舞剧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