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流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六单元《流水》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22 21: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曲《流水》教案
教 学 目 标
(一)蕴含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引起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
2、引起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
(二)涉及的学段知识点:
1、了解古琴的文化价值与构造等常识
2、了解古琴与古筝两件乐器之间的区别
(三)蕴含的学段能力:
1、聆听古琴曲《流水》,能够感受主题乐段和其他乐段在意境上、情绪上的区别。
2、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作品表达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琴与古筝两件乐器之间的区别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大部分同学喜欢看电视剧,仔细观看下面的影视片段,屏幕中展现的是一件什么乐器?
教师出示乐器答案----古琴图片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古琴这件乐器,激发学生对古代艺术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介绍古琴结构、历史及地位
设问:1、比较古琴与古筝之间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生答:形状不同、古琴上有圆点,古筝上有小支架,古琴小古筝大,古琴弦少古筝弦多。
2、设问:比较古琴与古筝音色上不同处?
3、设问:古琴和古筝哪一件乐器更古老?
教师总结:《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古筝在唐代《因话录》中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由此可见,古琴更古老
4、欣赏图片和视频,教师介绍古琴结构及文化价值
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大约一米二左右,代表一年365天,表面13个琴徽,代表一年12个月和1个闰月,架琴弦的位置称为岳山,代表自然界中的高山,琴弦则代表?古琴背面有一大一小两个音孔,大的叫龙池,小的叫凤沼,古琴山可谓有山有水、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物,古琴正面为弧形,背面为方形,代表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琴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代,以琴棋书画四大技艺作为衡量人修养的标准,古琴居于首位,是文人雅士爱不释手的乐器。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古人将古琴称为“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不仅如此,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例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城楼潇洒弹琴致使司马懿30万大军不甘轻易进军。再如司马相如凤求凰的故事、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古琴的外形及结构,了解与古筝之间的区别;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古琴的内涵)
(二)、出示课题《流水》
过渡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千古流传的经典作品《流水》
(三)分段欣赏
1、介绍乐曲结构
乐曲分成起、承、转、合四个部分。起指乐曲的开始部分,承指乐曲中间部分,转指乐曲高潮部分,合指乐曲的尾声部分
2、聆听乐曲起部
设问:俞伯牙非常聪明先从水的源头高山写起,比较音乐哪一段适合代表高山?是一座什么样的高山?
学生跟随音乐划旋律线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
3、聆听主题旋律
设问:接下来音乐表现什么特点的水?
4、跟随古琴唱主题旋律
5、欣赏古琴谱
6、欣赏乐曲承接部分音乐
设问:如此美妙的流水当然少不了人的欣赏,此段音乐表现出人们欣赏流水时什么样的心情?
总结:采用唐代诗人钱起的诗句进行总结
7、欣赏转折部分音乐
设问:
1)音乐表现出什么样的流水?跟随音乐简单的画一画,看看都表现了什么样的水?
2)哪一段更象漩涡?为什么?
3)了解滚拂演奏手法
8、欣赏合部音乐
设问:音乐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结尾?听音乐从相应的选项中进行选择
(教学意图:通过分段欣赏,感受音乐表达的意境)
(四)整体聆听作品
完成课后思考题:古曲流水与我们今天的流行音乐相比在情感与内涵方面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总结:古琴艺术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为便于同学们继续了解我国的古琴艺术为大家提供参考网站http://www./
课后教学反思: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是音乐作品却很少有人听过,本节课为大家呈现的就是其中《流水》这一段。古曲《流水》蕴含的底蕴与现代学生生活相去甚远所以在欣赏作品中通过划旋律线感受音乐,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演奏乐器—古琴,尽管在人们生活中出镜率比较高,但是没有多少人去仔细了解过它,在本课中让学生将古琴与古筝从外形到音色进行对比感知,提高了学生对两件乐器的认知程度。在最后的欣赏过程中思考课后题古曲与流行音乐之间的异同,加深了学生对古曲韵味的感知。本节课通过听、看、唱、思考等,多方位的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古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