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6课《猫虎歌》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6课《猫虎歌》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22 21: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猫虎歌》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唱歌课 教 具 钢琴、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猫虎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采用4/4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诙谐幽默,极富童趣。歌词的背景来自民间传说的一则故事,在开始的两乐句采用了前倚音,刻画猫狡黠的神态和腔调,生动而形象。第三乐句采用了重复的节奏,反复了动机,俨然一副老师傅在教诲老虎,最后一乐句旋律出现全曲最高音,显示了猫骗得老虎后得意的样子。在这首歌里,猫摇头摆尾装师傅,让老虎服服帖帖称臣。歌曲有着浓重的说唱风,适合学生边唱边表演。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不能骄傲,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知识与技能: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歌曲的能力,积极合作编创表演,表现主题。
教 学重难点 4.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猫的狡黠神态和腔调。结束句的节奏掌握。5.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在适合的地方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导入部分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两只老虎歌曲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老虎画面,提问:这是谁?“森林之王”?3.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声音、动作模仿老虎的神态和表情吗?4.有一种动物和老虎长的很像,你知道是什么吗?—出示两者的对比照片。5.表现小猫的形象。学习猫叫(上扬)。小声跟琴唱。6.(多媒体展示猫和老虎图片)老师讲述故事。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音乐课堂氛围。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形成部分 让我们从歌声中寻找答案。教师范唱《猫虎歌》,学生聆听歌曲。—学生回答猫师傅是否打败了老虎。看歌词复听,用奥尔夫打出强弱规律,分别评价猫和老虎。并请学生找出老虎蠢笨和猫师傅聪明的句子。重难点:解决“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诶”,和“森林之王你服不服”两句。小声跟琴唱,让学生体会理解前倚音。(倚音,又称装饰音,)
发展部分 ,猫和老虎语气有什么变化?用笔标出来。学唱乐谱。小组合作拿出陶笛,合作学习简谱乐谱。自主学唱歌曲。2.师:这真是一只聪明的猫!请同学们在听一次,对口型,不出声。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模仿。3.跟琴,慢速跟唱一次。什么样的语气。4.随着音乐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律动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巩固歌曲演唱。5.小组合作完成律动。小组点评。师:(过渡语)机智的小猫遇到老虎后,凭着自己的智慧救了自己,你们能用自己的形式表演这个故事吗?分组编一编,演一演。4.学生分组进行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充分利用小组的凝聚力。激发学生自信大方的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拓展部分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老师讲解动作要领、节拍规律。学生进行体验。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展示。师点评学生活动。小结。师: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你想对故事中的老虎和猫说些什么呢?做人不能骄傲,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音乐声中唱着歌曲走出音乐教室。 创编表演,拓展延伸用打击乐器巩固歌曲的节拍。开放式的教学结尾,也给课堂留下了充足的延伸。
课后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