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演唱 打花巴掌》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演唱 打花巴掌》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6-23 08:3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打花巴掌》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根据课标规定,音乐教学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本课设计使学生在音乐实践及审美体验中,感受北京儿歌的韵味。 理论依据: 以课标基本理念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及“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作为本课理论依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多种音乐体验活动。
2.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核心内容:歌曲《打花巴掌》的演唱。 《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而打花巴掌是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节奏数着花名字,念说着合辙压韵的顺口溜。这些鼓励孩子们学习好、品质好、身体好的新词,赋予了“打花巴掌”新的生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歌游戏。 本领域相关内容:识读乐谱、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表现要素、节奏律动 作品分析 《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歌曲为2/4拍子,一段体。 ①调式:五声商调式(A商调式), ②音域:由小字1组的d到小字2组的d,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音域偏高,教师可在演唱过程中做适当处理。 ③音程关系:主要有一度、二度、三度、四度和五度构成,旋律进行主要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偶尔出现四度和五度的跳进,没有五度以上的大跳进行,歌曲演唱的难度适中。旋律欢快、流畅,有着浓郁的河北民歌的音调。歌曲由展开的手法进行创作,节奏轻快、旋律朗朗上口,易于儿童记忆。 ④节奏型:歌曲中共出现了8种二拍子的节奏组合(1)(2)(3)(4)(5)(6)(7)(8),难度适中,符合这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 ⑤结构:歌曲被说和唱自然分成了两个部分。歌曲的前四小节为第一部分,由有节奏的念白构成,体现出本作品较强的律动性和节奏感,并且可以突出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特点。第二部分的曲式结构为一段体,共12小节,由6个两小节的乐节构成,以2+2+2+2+2+2的形式出现。
3.学习者分析
认知能力 本届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视唱练耳的训练,同时,有一部分学生是有学习乐器的基础的。对于本课G调的调式音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同时,二年级学生,较为活泼好动,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因此,对于本课音乐游戏与识谱环节的实施,应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音乐课的积累,已经学唱过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等地的民歌及部分民歌风格的歌曲,对由民族五声调式音阶构成的旋律有初步的感受。并且,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们聆听过一首带有浓郁京味儿的儿童歌曲《北京胡同》。但由于本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了解并不深刻。 前测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环节,我结合本课内容从对拍手游戏的熟识度、歌曲的认识、喜爱程度、识谱能力等方面设计了前测题。 (详见附件1) 前测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分析,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目前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本课的了解情况,可以帮助老师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针对学生较弱的知识点,选择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详见附件2)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体会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增加学生对北京儿歌的喜爱之情。 (2)“过程·方法”目标 ①在导入环节中,运用互动游戏与对比聆听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知识点难度。 ②在新授环节中,运用聆听、发现、视唱、律动、创编等教学方法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完成歌曲的学习。 ③在总结阶段,运用引导法,帮助学生回忆并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本课的学习过程。引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3)“知识·技能”目标 ①能用准确的节奏和音准,正确的姿势,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融入部分方言特点演唱歌曲。 ②巩固八分附点节奏型()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打花巴掌》,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析理解作品,并能与他人合作有表情地演唱。 (2)教学难点 ①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八分附点节奏型。 ②运用流动DO的方式识读乐谱。 ③唱好歌曲。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演唱hello歌,做课前准备,通过律动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hello歌的演唱与律动,让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舒缓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和紧张状态,同时也可以,更快的将学生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一)导入 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拍手游戏。 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 …….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拍手游戏,让学生体会歌曲的节拍律动。】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北京小朋友自己的拍手儿歌。 (二)学习新课 1、聆听歌曲 环节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教师揭示课题《打花巴掌》) 环节3:复听歌曲,请同学们说一下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答:由说唱结合的形式演唱。 2、学习歌曲中“唱”的部分 (1)、欣赏鲜花图片、引入歌曲“唱”的部分 环节4:通过聆听,请同学们将歌曲中出现的花名,按正确顺序排列。 师: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将这些花名朗读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鲜花图片排序,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并拓展自然学科的知识。】 (2)、识读乐谱 环节5:出事旋律节奏型,师生按旋律节奏朗读歌词。 环节6:出示歌曲旋律,教师弹琴视唱乐谱,请同学们自主发现旋律中重复出现的音。 答:do、mi、re 环节7:请自主发现主音do的位置,明确调性。 答:G调 环节8:试唱接龙,请同学们演唱方框内的乐谱,教师演唱其它乐节。 环节9:分组完整视唱乐谱。 (3)、填词演唱 环节10:填入歌词演唱歌曲“唱”的部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把这些花用音乐的语言表现出来。 (教师针对问题节奏和音准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唱旋律,让学生自主判断歌曲的调性。并通过接龙视唱乐谱,弱化识读乐谱的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通过分组视唱,发挥视唱能力较强学生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帮助较弱的学生,使视唱法学习歌曲起到更好的效果。】 环节11:解释歌名“打花巴掌”的含义。 师:通过前面我们对歌曲《打花巴掌》的学习,大家能不能说一下,你们理解的打花巴掌是什么样的? 答:北京地区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两人一组,边拍手边按节奏数着花名字,念说着合辙压韵的顺口溜。 3、学习歌曲中“说”的部分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歌名解释中所提到的“顺口溜”,也就是歌曲中“说”的部分。 环节12:通过学生与教师对比朗读歌词,发现歌词中“的”的读音为dai。 扩展:与其类似的还有“论”字,在北京方言中读“lin”。 环节13:引导学生,尝试说一下北京方言的特点。 答:儿化音、拖音。 师:在我们音乐中有一个节奏型,也正好可以符合北京方言里拖音的特点,大家知道是哪个节奏型吗? 师:通过大家朗读儿歌,有没有发现,这句儿歌里强调了一个词,是哪个?是怎样强调的。 答:“我们”,这个词的朗读节奏是前长后短,前重后轻。 (1)、解决难点节奏型 环节14:朗读儿歌,运用语言节奏,巩固学习八分附点节奏型。 (出示附点八分节奏型) ti ti (2)、对比学习二八节奏型 环节15:通过语言节奏帮助,请同学们感受两个节奏型的差异。 我 们 我 们 (3)、完整学习“说”的部分 环节16:通过儿歌节奏,帮助学习音乐节奏型。 师:请同学们边朗读儿歌,边用手将儿歌的节奏拍出来。 ①读歌词,手拍节奏型,感受节奏型快慢 ②出示节奏型,隐藏歌词进行背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节奏上,感受节奏特点。 (出示“说”部分的歌词) 打花巴掌 的, 一 月 一,我 们 从 小, 爱 学 习。 …… (4)即兴编创 环节17:请同学们为歌曲中 “说”的部分,创编接下来几个月的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例:五月五,我们从小爱() 六月六,我们从小爱() ……. 环节18:按节奏朗读儿歌,进行拍手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歌曲中“说”的部分,运用语言的节奏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节奏型,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学习二八节奏型巩固对节奏型的认识。发现歌曲中北京方言字的特殊读音。通过表演自己创编歌词的歌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欲。】 4、完整演唱 环节19:加入拍手互动,跟音响伴奏说唱结合的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完整演唱歌曲,学生体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5、处理歌曲 环节20: 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提 着 篮子儿 去 采 花儿, 茉 莉花儿(呀)海 棠 花儿, 江西 腊(那个)野 菊 花儿, 采 朵 玫瑰 花儿 呀, 采 朵 牡 丹 花儿 牡 丹 花儿。 ①部分歌词进行下滑音和儿化音处理。 ②加入动作表演,带动情绪,强调花名。 ③演唱法处理:面带微笑,高音高位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的二度创作,体会歌曲情绪,把握歌曲韵味,唱好歌曲。】 (三)总结 环节21:总结 师:最后,请大家想一下,我们今天的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说唱结合的歌曲《打花巴掌》,这是一首北京儿歌。在这首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京味,学到了一个新的节奏型八分附点节奏型,通过流动do的视唱法,学习了歌曲的旋律,并在游戏中呈现了整首歌曲。大家开不开心啊?希望大家在课下经常玩我们北京小朋友自己的拍手游戏奥!同学们,下课! 环节22:德育教育,引导孩子意识到采花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生活中不要任意采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回忆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总结归纳,使学生总结的语言更有条理性,更容易理解。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爱护花草,爱护大自然。】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完成程度优良差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感受歌曲情绪,学习优秀品质互动、比较、视唱、创编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学习,流动do识谱教学重、难点解决情况掌握歌曲知识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学生活动学生主动参于的态度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关注程度课堂气氛学生在演唱中的热情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学生学习效果 音准、节奏、学生歌唱的音色的达成度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程度歌曲演唱的完整程度的表达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教学设计特色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教学过程与游戏互动相结合,围绕音乐本体进行教学。将音乐教学活动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包括聆听音响资料、聆听儿歌、聆听节奏、对比聆听等。注重课堂活动中的肢体动作和体态反应,用动作带动情绪,帮助演唱。同时,本课的教学设计还具有以下的特色: (1)重视学情分析 本课在着手撰写教学设计之前,对相应年级和班级的学生,做了较为详细的学情的分析。尽量对学生已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本阶段应具备能力的体现,已有知识的储备情况等做到全面的了解。以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讲解。 (2)环节紧凑、层次清晰 本课设计环节紧凑,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过度及引入,设计巧妙。教学环节搭配及课程设计的逻辑性强。 (3)寓教于乐、重实践参与 本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主动的参与发现新的内容或知识点,运用对比和引导的方式,尽量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发挥让学生的特长,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内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结合这个学段孩子的特点,以游戏互动导入课程,通过比较法来学习各个知识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易于学生接受。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1)思路要清晰,设计有条理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撰写之前,应对本课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针对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图,这样使教学的内容,以大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对框架进行有针对性的填充。在各个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抱着“回头看”的原则,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的习得新的知识。 (2)目标明确,重点落实 本课设计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本课的目标是运用互动、比较、视唱、创编等教学方法,达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北京儿歌的特点。本设计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首先是通过比较法学习新的节奏型。然后,通过聆听,感受并总结北京的方言特点,并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其次,运用视唱法学习歌曲,训练学生运用流动do识谱的能力。最后,在体验中,呈现歌曲,完成设计的教学重点。 (3)引导为主,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 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比较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学主要以比较法为主,教师举出之前学生学过的知识为例,让学生与现在的课程进行比较,自行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这样既降低了课程学习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只是从旁引导,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力。 缺点: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活动较为单一,在歌曲处理上,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课后我也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如何更充分高效的利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