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日本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播放具有代表性图片,导入新课日本,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来。读图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的设计,不仅在课堂上丰富了学生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和学习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法,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记住日本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首都。知道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特点。
2、知道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学会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掌握一些最基本应对地震的自保常识,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东京和北京的气候特点,分析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从而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教材分析:
日本是在学习了大洲、地区后,学习国家地理的开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学习这节时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分析概括一个国家的一般方法。从教材内容来看,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人口与主要城市”组成,这几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国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日本本节教材需要用三个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讲述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
学情分析: 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但对于区域地理,他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前几课有所了解,仍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 :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具有代表性图片如富士山樱花等, (提问)这些图片能让大家想到哪个国家呢?(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开展教学。)今天我们学习日本。
一、 东亚岛国
学生自主学习:
1. 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日本的位置,学生上台指出:并提问:你能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日本的位置特征吗?
2. 学生观察教材“日本地形图”,找出日本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度,提问:从五带的位置看,日本位于什么温度带?
3.日本周围有哪些海洋?有哪些隔海相望的邻国?
4.教材P.69活动题,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屿组成,通过比较,了解到本州是最大的岛屿。
5、找出太平洋、日本海、东京湾、濑户内海、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富士山和关东平原。
教师总结: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
从世界图上看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国家,只相当于我国云南省的面积,但是日本确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 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日本的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二、多山的地形
1.引导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图”,观察图例中海拔在200米以下的颜色在日本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日本的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形多山地、丘陵。
2.引导学生在“日本地形图“上找出日本的最高蜂和最大的平原?
三、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1.展示“日本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让学生说出日本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向学生出示统计数据并让学生计算气温年较差,计算两地年降水量差。
城市 最冷月(1月) 最热月(7月) 年降水量
东京 3.7 25.1 1610
北京 -4.7 26.1 636
最后补充说明:
东京和北京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虽然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气温变化幅度差异大,且东京降水量比北京丰富,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点,这种海洋性气候特点主要因为岛国位置受海洋影响大形成的。
3、合作探究:
读图8-3,说一说日本樱花的时空变化规律。北海道的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一个月,你了解其中的原因吗?
归纳:日本因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南北气候差异大。小结: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邻海,气候手海洋的影响教大,因此夏季比同纬度地区凉爽,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暖和。临海,给日本的气候资源带来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不利之处,在夏秋季节,日本会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
四、河流特点
思考问题: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你能解释其中原因吗
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所以河流短小湍急。同时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所以水能丰富。
五、多火山地震
1. 合作探究: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呢?略
2.找出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位置。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课堂小结:根据简单回顾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日本的位置、组成,气候,河流,地形,以及火山地震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作为一个经济强国,日本充分利用自己在自然环境上的优势,弥补不足,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即便一直以来我国与日本之间一直存在矛盾,但日本国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惊叹和学习的地方。下一节我们将带着对日本的初步了解,进一步探访日本。
布置作业:地理图册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