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马说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2 21: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5、马说
部编版 八年级(下)
【唐】韩愈
23 马说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
预学1 了解作家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zhuó]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hūn]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就是“不平则鸣”之作。
预学2 感知背景
预学3 学习文体
说 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马说》《爱莲说》。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诫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预学4 听读课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zhǐ
pián
shí


shí
xiàn
dàn


cáol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预学5 跟读课文
活动一 积累词语
1、梳理文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
即使

并列
马槽

著称
受辱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有时
喂养


才能
美德
通“现”
尚且
相等
不能够
怎么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鞭赶

方法
竭尽
才能
音节助词
通晓
拿着鞭子
面对
表反问的副词

代词,他们
译文: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小结字词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其真无马邪
食之不能尽其材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通“饲”,喂
见,通“现”,表现
邪,通“耶”,语气词
材,通“才”,才能
祗,通“只”,只有

策之不以其道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其真不知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 它
助词 的
定语后置标志
音节助词 , 不译
代词 它
语气词 反问
代词 它的
代词,他们
一词多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通“饲”,喂
鞭子
用鞭子打
才能
能够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而伯乐不常有
介词,凭借、用
介词,按照
转折连词,但是
顺接连词,来
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
名—动 用鞭子打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形—动 吃完
执策临之
名词 马鞭子
活动二 梳理思路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hí)不饱,力不足”
第一段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
“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第二段
进一步从反面论证:
第三段
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
痛斥执策者的愚蠢,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痛惜
愤怒
讽刺
活动三 把握手法
千里马——
伯 乐——
食马者——
千里马难遇伯乐--------人才难遇明主。
托 物——
寓 意——
作者仅仅是在写“千里马”吗?结合“说”的托物寓意的写法来分析。
千里马的遭遇
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不满
人才(被埋没摧残、怀才不遇的人才)
善于识别人才的人(让人发挥作用的封建统治者)
昏庸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托物寓意
试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任人唯贤 唯才是举
自我锤炼 毛遂自荐
“千里马”:
“伯 乐”:
“饲马者”:
广纳贤才 唯贤是用
活动四 各抒己见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睛。
本篇取材于古代伯乐相马的寓言,借千里马因无伯乐赏识的不幸遭遇,说明了“欲得士,必须善识士,善养士,善誉士的道理。”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控诉,对一些昏庸愚昧达官贵人的谴责,以及沉沦下僚的才智之士的乞求脱颖而出的渴望。
马价十倍
《战国策》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 一朝之贾。” 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接连,连续
扩展阅读
早晨
过问
同“环”,环绕
回头望
同“价”,酬金
良马对
【北宋】岳飞
高宗(宋)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hù量器,一斛十斗),然非精洁即不爱。介(披甲)而驰,初不甚疾,比(bì,等到)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解脱)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随便)取,裕而不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mò,饲料)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驾马)未安(稳当),踊跃疾驱,甫(刚刚)百里,力竭汗喘,殆(dài,危险)欲毙(死)然。此其寡(少)取易(容易)盈(满足),好(喜)逞易穷(穷尽,本领完了),驽钝(不好的马,下等的马)之材也高宗称善。
一、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然非精洁不受 ( )
  2.若无事然。 ( )
  3.不幸相继以死 ( )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
二、 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日啗刍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不受。
  B.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C.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D.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三、选文中岳飞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马的优劣的?  
练习
然而
的样子


C
饮食/精力。他认为“致远之材”和“驽钝之材”的区别是什么?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