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6)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3章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6)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3 15: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探究蚯蚓的运动
四、教学准备:
1、有关实验准备:有关实验工具、用品。
2、多媒体课件:有关蚯蚓的视频材料
五、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诊断性评价
引入:猜猜我是谁? 调查,生活中见到过蚯蚓的同学请举手 参与猜谜和调查,产生兴趣。 能否产生探究欲望。
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讨论,引出关键问题:蚯蚓是如何适应土壤穴居生活的? 得出结论:生活在潮湿、疏松、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通常在洞穴中生活,夜间爬出地面觅食。 1、能否认真讨论 2、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蚯蚓的外形 分析其适于土壤生活的特征 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1、身体形状? 2、身体构成?所有体节的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有区别吗? 3、如何区分前后端? 4、感受体表 揭秘蚯蚓的运动结构。 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活动,得出结论: 1、蚯蚓的身体长圆柱状,可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2、蚯蚓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有几节较粗大、颜色较浅且光滑。叫环带。 3、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反之为后端; 能否按照观察提示,开展合作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总结能力
探究蚯蚓对湿度的反应 展示实验方案; 播放蚯蚓应激性视频;揭秘蚯蚓的呼吸方式和神经系统。 学生实施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潮湿环境易于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便于蚯蚓进行呼吸。 是否参与探究并得出结论:蚯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灵敏、准确。
探究蚯蚓在不同物体表面的运动 实验的设计思路:把蚯蚓放在一块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情况。再把它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组织讨论:如何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1、实施研究。 2、得出结论:靠肌肉舒、缩和刚毛协助运动。 1、能否参与研究 2、能否得出结论
总结、拓展 1、指导学生总结:蚯蚓有哪些与土壤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2、对实验材料的处理 3、环节动物的特征 4、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围绕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 《蚯蚓颂》升化情感。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小动物?放归大自然! 能否获取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