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小数的加减法 授课时间
课 时 1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里上的联系。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前置任务 计算:14.5+3.7 8.7-3.9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意 图
一·复习导入竖式计算1.5+3.3 6.8-4.2 1.5+7.5 3.2-1.7(学生先独立计算,在指名说计算过程)同学门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中情景图(小丽去书店买书,一本《数学家的故事》6.45元,一本《童话选》4.29元)从图中你得到那些数学信息?预设:(《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并汇报,师板书)6.45+4.29=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计算过程) 6 .45 +4 .29 注:从低位算起10 .74 最后所得结果要在相应位置点上小数点小数点要对齐!(为什么要对齐?)再找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同桌互相说一说。(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学生尝试列式并汇报,师板书)6.45-4.29= 6.45 - 4.29 2.16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一位小数加减一位小数,引入本课的内容,为本课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说“小数点为什么对齐”让学生明确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点对齐。
教 学 设 计 环 节 意 图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计算方法。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算起。所得结果要在相应的小数点下面点上小数点。验算要想知道算的对不对,进行验算。三.巩固应用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98+0.56 6.07+4.89 12.53+4.67 15.62-7.46 7.2-0.8 5.64-1.78 2.判断对错,错误的请改正。 12.5 23.4 + 3.75 - 13.4 50.4 10 0 3. 72页第2题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74页1——4题
总结方法,加深印象。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当得数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性质省略0.提升练习,巩固计算方法,加深印象。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教学板书 小数的加减法6.45+4.29= 10. 74 6.45-4.29=2.16 6 .45 6.45 +4 .29 注:从低位算起 - .4.2910 .74 最后所得结果要在相应位置点上小数点 2.16小数点要对齐!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买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教学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找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较好,列竖式计算的正确率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