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09: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课 题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一 绪言
1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2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原子论
分子学说
3 在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氢 H 氦 He
锂 Li 铍Be 硼 B 碳 C 氮 N 氧 O 氟 F 氖 Ne
钠 Na 镁Mg 铝 Al 硅 Si 磷 P 硫 S 氯 Cl 氩 Ar
钾 K 钙 Ca
锌 Zn 铁 Fe 铜 Cu 汞Hg 银 Ag 铂 Pt 金 Au 碘 I
知识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区别 是否 质生成
实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新物质
燃烧
变质
生锈
酿酒
光合作用
呼吸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易错点 1、爆炸的分类讨论
2、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3、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有关古诗句中描述的变化
车胎爆作
石蜡熔化
灯泡发亮
诗词鉴赏
知识点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注意 有“会”“可以”“能”“使”等词语的语句是性质范畴
知识点四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2、物质的用途反映性质
二、实践与感悟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D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火的发明和利用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发现和合成的物质超过3000万种
B
3.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得意 B.掬水月在手
C.火上浇油 D.草木皆兵
C
4.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熔化 B.升华
C.爆炸 D.燃烧
D
5.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易升华 B.酒精能燃烧
C.氢气的密度小 D.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B
6.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溶解性
C.熔点 D.还原性
D
硫 硅 钾 铍 、
F Na Cl Al 、
S
Si
K
Be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酒精作燃料
B.氮气作保护气
C.二氧化碳灭火
D.铁锅作炊具
D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B
三、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B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酒精用作燃料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盐酸除锈
C.冰雪融化 D.蜡烛燃烧
C
4.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
B
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A
6.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大米霉变
C.灯泡发光 D.铁钉生锈
C
7.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白玉为床,金作马 D.伐薪烧炭南山中
D
8.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鉴别它们的方法.
(1)水和汽油 .
(2)白糖和食盐 .
(3)铁丝和铜丝 .
有气味的为汽油,另一个为水
甜味的为白糖,咸味的为食盐
银白色的为铁丝,紫红色的为铜丝
9.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文字叙述,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酒精易燃烧
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0.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气体.此金属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请你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说明反应中是否有能量变化.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
(3)能量变化:   .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
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气体
反应中放出热量
四、课后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
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
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
C
2.电影《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房屋倒塌 B.冰雪融化
C.山体滑坡 D.火山喷发
D
3.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大豆磨浆 B.西瓜榨汁
C.猪肉切块 D.木瓜酿酒
D
4.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箭发射 B.煤的燃烧
C.风力发电 D.酸雨侵蚀
C
5.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 B.水汽化
C.汽油燃烧 D.脂肪酸败
B
6.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水沸腾、酒精燃烧 B.汽油挥发、动植物的呼吸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D.锅炉爆炸、燃放鞭炮
C
7.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C
8.由于氢气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通常用氢气充气球,氦气比氢气稍重,但性质稳定,不容易燃烧.1999年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该店外挂满氢气球,店的周围站满了入店的人.在拥挤中有氢气球被挤爆,遇到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导致约2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灼伤.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说明了氢气的化学性质是 .
(2)从安全角度出发你认为可用   代替氢气填充气球,理由是 .
可燃性
氦气
氦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并且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