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解决问题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32页例4及相关习题。
2.教材32页例4教学解决问题。教材通过让学生剪出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已学知识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边完全一样,对折后完全重合。
平移:沿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剪出的图形,找出规律,加深对轴对称知识的理解。
2.通过动手剪一剪和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备重点难点
重点:剪出连续的对称图形。
难点:发现连续的对称图形与折纸之间的变化规律。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 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运用)
问题导入 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教材32页例4)
过程讲解
操作提示 画小人时,要把小人的中线和折痕重合。
1.观察4个小人的特点
(1)剪出的4个小人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而且是手拉手相连的;
(2)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
2.实际操作,剪一剪
(1)剪1个小人的方法。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画上半个小人,把画好的半个小人沿虚线剪开,就能剪出1个小人(如图所示)。
操作提示 画小人时,小人胳膊的一端要画到纸的边缘,否则剪出的小人不能连到一起。
(2)剪2个小人的方法。
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同一方向对折两次,再画上半个小人,把画好的半个小人沿虚线剪开,就能剪出2个小人。如下图:
(3)剪4个小人的方法。
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同一方向对折三次,再画上半个小人,把画好的半个小人沿虚线剪开,就能剪出4个小人。如下图:
归纳总结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要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备教学资料
剪纸艺术
剪纸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镂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喜庆的日子,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浓烈。
从技术上讲,剪纸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汉族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墨。其不同形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至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上海音乐厅的平移
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建于1930年,考虑到城市布局和对它的保护,2003年从原址向东南方向整体平移了约66米,使音乐厅完整无损的保留,能够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