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 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3 15:15:38

文档简介

写作 抓住细节 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明确细节描写及其作用,通过研读本单元课文,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 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3.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 1.明确细节描写及其作用,通过研读本单元课文,归纳细节描写的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人们都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其实,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今天,我们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板书课题) 二、写法指导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小活动:想一想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书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试着写出一两个,不必用很长的文字,几句话就可以,可以根据示例仿写。 示例:《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只说阿长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就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她令人“讨厌”的睡姿。 交流:《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把“山海经”叫作“三哼经”,就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保姆,却惦念着“我”喜欢的书,细节虽小,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真实。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例如: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老王》 点评:这是《老王》中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细节描写,“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身体僵硬、毫无生气的病态,暗示老王离大去之日不远了。“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表现了“我”对一个垂死病人的真切的感受,这样的描写可能会令人觉得害怕,但让人难忘,从而产生对老王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怜悯之情。 2.典型。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细节。这样才能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 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 ——《台阶》 点评:此处抓住父亲洗脚的细节,“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泥土的颜色”“一盆泥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泥浆”和“沙”是父亲辛勤劳动的见证。 3.生动。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或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读者虽没见过被描写的人或物,但读了这些文字,便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例如: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点评: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时的表情和动作。“睨之”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屑一顾的神态;“但微颔之”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让陈尧咨心下生疑,也给读者留下悬念。只这两个语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三、实战巧练 (一)“写作实践”题目一 活动交流:阅读下面两个作文片段,看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1.门被踢坏了,破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没看见。”李星说。 思考:这段描写生动形象吗?为什么? 交流:不够生动形象。没有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某某说”,文章枯燥乏味。 修改: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交流:门被踢坏了,破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班长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说什么梦话!你不要诬陷好人!”“我才没瞎说呢,大家都看见了。你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2.还有400米……300米……200米……她已经流汗了。她迈着双腿向前奔着。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可每一步又都充满着希望。她不笑,也不敢歇息。她的眉头紧锁着。一步一步尽管都显得十分机械,却注入了从天地间汲取的力量。当跨越终点后,由于惯性,她仍继续奔着。整个人都湿透了,看那全湿透的运动衫…… 思考:关于她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细致吗? 交流:不够细致。 修改:对以上文段进行细致描绘,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致刻画,抓住典型细节,如“汗滴”“咬牙向前冲”“眉头紧锁”等,真切传神地表现运动员冲刺的过程。 交流:还有400米……300米……200米……她的汗珠直往下淌,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早已被汗水浸湿。她紧咬着牙,迈着早已透支气力的双腿向前奔着。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可每一步又都充满着希望。她不敢笑,也不敢歇口气,生怕多用一点大脑,腿便不听使唤地瘫软下去。她的眉头如一股麻花似的,拧得紧紧的。一步一步尽管都显得十分机械,却注入了从天地间汲取的力量。当跨越终点的那一瞬,由于惯性,她仍继续奔着。直至那股力量终于被收回,她才瘫软在地上,整个人像刚从浴场中走出来般,湿湿的,看那全湿透的运动衫…… (二)“写作实践”题目二 1.活动交流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①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②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2.学生写作 3.展示点评 接过试卷的那一刻 滴答,滴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思绪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① 一张试卷,一张触目惊心的试卷。它仿佛一块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周围一切变成了一片寂静的灰。② 那一刻,我看到试卷,心中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难以接受的味道在我身体中穿行。③我双手颤抖着接过试卷,一阵冷风吹过,使我忍不住打了个冷战。④我恍若雷击,呆呆地看着试卷,眼中没有焦距,脑中更无所想。爱哭如我,却流不下一滴眼泪,似乎连泪水也不愿见到这试卷。脸上的肌肉似乎也在那一刻罢工了,我顶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就这样静静地呆坐着……⑤ 而在那一刻,同学们的脸上有的挂着烂漫笑容,似乎考得很棒;有的嘴角微微上扬形成优美的弧线,似乎考得也不错。⑥我的心再一次坠入冰窖,一阵寒风吹过,似乎比之前更凉了一些。那一刻,好冷。⑦ 那一刻,我想抬起头,却着实不敢。与其说不敢,倒不如说心虚。我怕抬头对上老师失望的目光,怕抬头看见同学们的笑脸。⑧我双手紧握,指甲在掌心留下一道道白痕,冰凉的身体又似乎在出汗,每改变一下姿势都要用尽全力。⑨ 那一刻,我听见窗外的鸟儿在欢呼,心中的凄凉又莫名地多了一分。⑩湛蓝的天空不知何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纱,树叶在秋风中不那么绿了,花儿也收起了灿烂的笑容。万物归于沉寂。! 一阵秋风吹过,把我的思绪带回。再看了一眼分数,便把试卷折了一下,刚好可以挡住那刺眼的分数,心思回到课堂,神色平静地听老师讲课。@ 未来的路还长,那一刻被我铭记于心,在我每一次想放弃的时候,那一刻又浮现在眼前,或许那一刻的痛并非一个悲剧吧。#写法点评 ①设置悬念,同时又点明“那一刻”,入题简洁。 ②比喻,生动地写出“我”心头的“沉重”。 ③生动地描写出“我”的复杂感受。 ④动作描写。环境烘托。 ⑤神态描写,“呆呆地”“面无表情”,形象地写出了“我”的痛苦。 ⑥神态描写,用同学们的“笑”衬托“我”的难受。 ⑦环境描写,烘托“我”内心的悲凉。 ⑧心理描写,真实再现“我”的内心。 ⑨动作描写,突出“我”强作镇静。 ⑩以乐景衬哀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动作描写,表现“我”从“那一刻”的痛苦、难受中平静下来。 #议论,点明主旨,照应题目。教师点评:本文回忆了接过试卷的那一刻的复杂感受。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极力表现“我”在那一刻的痛苦、难受。环境也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结尾点明主旨:那一刻给“我”鞭策,让“我”奋发。
四、课堂小结 想要写好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既要总观全局,又要具体而微,唯有细节之神,方能丰富文章之气,使文章血肉丰满,使人物栩栩如生。 五、布置作业 修改自己本节课的作品并认真抄写在作文本上。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