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8单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8单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3 15: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 课 提 要 课 时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本文写王葆回忆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的事。本文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也让我们明白了幸福要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奋斗才能获得的道理。 2
27 巨人的花园 本文是王尔德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主要讲述了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从此他的花园总是被寒冬占领,后来巨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拆除围墙让孩子们来花园玩,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的形象。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与大家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2
28*海的女儿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着小人鱼向往人类世界的动人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体会小人鱼善良、执着、勇敢的精神品质。 1
习作:故事新编 通过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2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回顾、交流阅读童话的一些方法。 2.词句段运用:①引导学生体会同义词的差异。②学习描写冬季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特点描写其他季节。 3.书写提示:学习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了解竖写规则。 4.日积月累:理解并积累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 1
 教法与学法
授 课 方法探究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新编故事。
27 巨人的花园 通过朗读感悟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懂得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的道理。
28*海的女儿 引导学生品析重点段,自主感悟,体会文本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典案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过程与方法:
  由奶奶讲的故事,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2.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奇妙的童话的陪伴,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童话或童话故事中的人物。
生1:我最喜欢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它写了一只小天鹅在鸭群中出生后,因相貌怪异,被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的故事。
生2:《白雪公主》讲述了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受到继母皇后的虐待,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我特别喜欢。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另一篇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接触这个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
3.简介作者。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作家张天翼。张天翼是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作者想象力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中。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以前看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面对题目揣摩思考,提出疑问,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搭建一个平台。
二、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自己觉得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上感受。
(3)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2.检查字词。
(1)出示课件2:生字。
①指名读一读,其他同学把他读音不准的生字指出来,然后改正。
②全班开火车朗读生字,然后对重点生字做讲解。
冲:chōng(冲茶) chòng(冲着)
乖:中间是“千”,不是“禾”。
撵:右上是两个“夫”,右下是“车”。
烫:“汤”写得扁一些,“火”的撇捺要写舒展。
溜:右边“留”上的点不要漏掉。
③出示课件3:练习“又~又~”式词语。
又气又恼 又说又笑 又高又壮 又吵又闹
(2)再次指名读一读。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的是王葆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设计意图:
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写字的方法,老师有重点地指导一是为学生扎实打好字词的基础,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主动性。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总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作业: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在读书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感悟,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王葆淘气、爱幻想的童真形象。
2.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要求学生用“又~又~”说简单的句子。
3.指名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巩固和夯实上节课所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王葆是谁。
2.学生汇报,出示课件4:课文语段。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1)指名朗读。
(2)王葆就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少先队员。
3.从哪里能够看出王葆爱听故事 指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师: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正是因为王葆和奶奶守住了“规矩”,王葆才能听到那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师:抓住“从小、每逢、就得、规矩”几个词语谈感受。也就是我们常用的学习课文的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
4.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 (先自学,归纳批注,然后小组交流。)
5.生汇报: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师:我们发现奶奶讲的故事中的这些人得到宝葫芦的方法都不同。那得到宝葫芦的结果呢
生:都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全过上了好日子。
设计意图:
此环节层层深入,抓住关键词语和语段引导学生品读,使学生由知道王葆其人到知道王葆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与文本对话,同时内化语言。
师:原来宝葫芦这么神奇,那你们赶紧发挥你们的想象,小组合作创编一个故事吧。
6.选一个故事在小组内交流,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7.组内选出代表把创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小组代表讲的时候,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激发儿童天生的童话才能,更清楚、准确地创作完整的童话故事。最后选出富有奇思妙想的,讲得生动的小组给予奖励。(教师点拨创编故事的方法技巧:运用夸张、想象、幻想、比喻、拟人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内心世界。)
8.你认为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 (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
9.王葆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宝葫芦,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争强好胜可又想不劳而获)
10.如果你也有一个这样的宝葫芦,你会要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神奇,培养学生创编故事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1.课文的结尾,王葆和同学闹翻了,假如有宝葫芦,他会怎样做 同学们,你们能续编出来吗
2.感受王葆的快乐。
师:后来,王葆确实得到了宝葫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宝葫芦可以……(为王葆钓鱼、给花草浇水、做弹射式飞机模型、做试卷等。)
3.感受王葆的烦恼。
师问:宝葫芦带给王葆的都是快乐吗 (不是)它还给王葆带来了许多烦恼,让人看了啼笑皆非。
(1)钓鱼一事令王葆因撒谎而不安。
(2)乱插花草标签,令爸爸误解。
(3)试卷的诡计,使老师和同学不信任。
(4)电影票的风波,让王葆逃之夭夭。
4.悟道理。
宝葫芦给王葆添了很多麻烦,最终他会怎样做 (怒劈葫芦)他为什么这样做 (王葆本来是个好孩子,他虽然不肯动脑筋,但他绝不愿意享用不劳而获的东西。所以,当他明白宝葫芦给他的东西都是怎么来的,他就气得拼命要把宝葫芦砸碎、烧掉,再也不要它了。)
5.师:多么神奇的宝葫芦,多么有趣的故事,难怪《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大家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板书设计】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喜欢听故事—知道宝葫芦—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
27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砌、牌”等11个生字,会写“丰硕、呼啸”等13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了解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巨人的形象。
3.能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做个真正幸福的人。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明白“大家一起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文中精彩的词句。
2.了解对比巨人回来前后花园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你读过哪些童话 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今天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巨人的花园》。有人称这篇童话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师板书课题,指导“巨”的笔顺;生齐读课题。)你们想不想走进这花园中去
2.简介作者。
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在质疑和了解作者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巨人的花园”。
1.出示课件1: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比较难读、难写的生字。
2.检查词语,教师适当提醒。
“拆”字是翘舌音,书写时最后一笔的点不能忘。
牌:左边“片”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第十笔是撇。
啸:最后四笔的笔顺是撇,竖,撇,点。
颊:第六笔是点。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
教师指导评议。
3.交流初读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呢 (学生的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重点是:美丽、荒凉。)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学生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品读重点句子,感受“花园的变化”。
1.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
出示课件2:
(1)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
(2)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3)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他们唱歌。
学生读出示的句子,想象画面,感受花园的美丽,并有感情地朗读。
师点拨:是啊!这样的花园才会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读了这几句话,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说一说。
设计意图:
抓住关键句想象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花园的美丽。
2.这是一座荒凉的花园。
生汇报句子谈体会。
(1)春天来了,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师点拨:园外春意盎然,园内冰天雪地。
师导读:多么寒冷的冬天呀!
(2)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
(3)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他说:“这是个好地方,我们一定要请雹来玩一玩。”于是雹也来了。他每天总要在屋顶上闹三个钟头,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
师点拨:生动的描写突出园内冰天雪地。
师导读:多么寒冷的冬天呀!
(4)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个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
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师导读:多么荒凉的花园呀!
3.师生对比朗读,感受变化。
4.师引生小结本课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课文,学生把握课文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设计意图:
读写结合,训练表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探究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明白“大家一起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2.感悟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景,复习导入。
1.欣赏巨人回来前后花园中不同景色的图片,看到图片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2.学生用词语描述画面。
3.出示课件3:文中出现的词语,生齐读。
师: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景色的,大家要把它们积累下来,记在心中。学好语文有效的途径就是平时注意多积累。
4.巨人不在家的日子里,花园里春意盎然;巨人回来后花园里就再也没有了“春天”,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
二、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以及巨人态度的转变。
师:巨人说“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你们知道吗 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生汇报:
1.现在他回到家,看见孩子们正在花园里玩。
“你们在这儿做什么 ”他叱责道。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
禁止入内
违者重惩
(1)生谈体会。
(2)师引生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体会巨人的自私、冷酷,赶走了孩子,赶走了春天。
2.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1)生谈体会。
(2)师点拨引导:巨人目睹小男孩儿爬树的情景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学会宽容,变得友善。
3.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1)生谈体会,感受童话的神奇,感受巨人思想感情的变化。
(2)师点拨引导:巨人善待孩子,孩子拥抱巨人,春天回来了。
设计意图:
抓重点句子,体会巨人花园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巨人的转变。
三、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继续感受巨人的转变。
1.学生抓住巨人的语言、动作感受巨人的转变。
2.巨人由自私、冷酷变得学会善待孩子,分享快乐,花园又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3.齐读末句,体会含义。学生联系课文畅谈感受。
(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师点拨:孩子是世间最真最美的,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快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设计意图:
继续体会巨人的转变以及末句的含义。
四、拓展深化,初识童话的特点。
1.因为懂得了分享,巨人又拥有了幸福和快乐,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吗 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1)生甲:秋天,我们家的苹果成熟了,我摘下一些红红的苹果,送给了我的同桌,他还夸我们家的苹果很甜呢!
(2)生乙:我把新买的故事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我们可开心了!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你的内心也会感到幸福。这就是这篇童话想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与人分享快乐”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五、布置作业。
小脑袋:记住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并试着编演课本剧。
小笔头:抄写文章中的好词好句。
设计意图:
理解童话,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27 巨人的花园
28* 海 的 女 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矢、蔚”等7个生字,理解“亲昵、恰恰”等词语。
2.能快速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课文的奇妙之处。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人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快速朗读、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小人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人鱼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快速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课文的奇妙之处。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人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着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丹麦海边的美人鱼铜像。
2.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但铜像既不是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是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女孩。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 谁也猜不出来。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海的女儿”,她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
3.说起安徒生,同学们并不陌生,安徒生一生共写了170多篇童话故事,代表作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童话世界——《海的女儿》(板书课题:海的女儿。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介绍丹麦铜像,引入课题,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1.出示会认字。
矢、蔚、抚、硫、鲸、昵、恰。
齐读生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生1:组词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记忆生字的方法,比如:矢车菊、矢口否认、蔚蓝、抚摸、硫黄、鲸鱼、昵称、恰好。
生2:“抚”字的偏旁是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系。
2.学习词语。
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
消磨: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
抚摸: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亲昵:十分亲密。
恰恰:刚好,正。
找出相关句子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等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住在海底的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2)学生汇报。
(3)海水的特点:蓝、清、深。植物的特点:奇妙。
(4)指名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学习3~6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小声快速地朗读。
(2)思考:海公主们是怎样生活的
①海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课件: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可是对于自己高贵的出身总感到不可一世。
②理解“不可一世”,找同学模仿表情。
③六个孙女中,谁最漂亮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读一读。
④海公主们是怎样消磨时间的 海公主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王宫里度过的,她们对游来的鱼儿充满爱心,并且花园里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地方。
⑤最小的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回答。(她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着什么,并且在她的花园里只种像太阳一样的花,花园也是太阳的形状。)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公主内心有什么样的想法
设计意图:
用问题引导,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与想象中揣摩,感受海公主们的善良,感受最小的海公主和其他公主不一样的想法。
3.学习7~11自然段。
(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说一说小公主又有怎样的渴望。
课件出示:
她最大的乐趣是听关于我们人类世界的故事。她的老祖母不得不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船只和城市、人类和动物的知识全都讲给她听。特别使她感到美好的事情是:地上的花能散发出香气,而海底的花却不能;地上的森林是绿色的,而且在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清脆和好听。
(2)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听老祖母讲关于人类世界的故事,这些都是海底世界没有的。虽然她的年龄最小,但她的渴望最厉害,同时她又那么沉默而富有深思。
师:读课文的时候要读出最小的这位海公主向往人类世界的感情,体会小人鱼矛盾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小人鱼的善良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3)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小公主还要足足地等五个年头才能从海底浮上来。”从“足足”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①教师提示:从“足足”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小公主对十五岁的期盼,对人类世界的向往。
②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朗读课文,了解最小的海公主内心最大的期盼。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找《海的女儿》全书读一读。
【板书设计】
28* 海的女儿
(
小公主渴望人类
世界,体现她对
美好生活的
追求
)海的女儿


习作:故事新编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新故事。培养学生多看书多思考的阅读能力。
2.感悟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
3.能给习作配图并与同学分享故事。
【教学重点】
让学生新编故事,体会故事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新编故事,发掘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熟悉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新故事。
2.感悟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说《龟兔赛跑》这一故事的大概内容:
从前,有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争辩谁跑得快,它们决定举行一场比赛,一决高下。兔子带头冲出,它奔跑了一会儿,就已遥遥领先。它心想时间还早呢,可以在树下歇一会儿,放松一下,然后再跑。于是兔子就在一棵树下坐了下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而行动迟缓的乌龟则一路不停地爬呀爬,很快就超过兔子。等兔子一觉醒来,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成为了冠军。
2.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3.分析兔子与乌龟的性格特征。
这场比赛告诉我们:坚持就能成功。
设计意图:
由《龟兔赛跑》的故事,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二、明确这次习作的目标。
1.学生阅读这次习作的目标。
2.这次习作是新编《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另选一个熟悉的故事新编,如《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狐狸和乌鸦》等。
设计意图:
明确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
三、以新编《龟兔赛跑》为例。
1.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 (乌龟和兔子都赢了;乌龟和兔子都没能赢;兔子赢了;乌龟又赢了。)
2.选择一个结局,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1)第二场比赛。
兔子跑赢:乌龟跑赢之后,故事并没有结束!兔子非常不服气,它要求举行第二场比赛,乌龟也同意了。这一次,兔子全力以赴,从头到尾,一口气跑完,不知领先乌龟多少米。
这场比赛告诉我们:剔除坏毛病,能助我们成功。
(2)第三场比赛。
乌龟跑赢: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乌龟也不服气,它想了一会儿,然后要求再来一场比赛,但是这一次的路线由乌龟来定。兔子欣然同意。于是两人同时出发。兔子飞驰而出,极速奔跑,却在途中遇上一条很宽的大河,而比赛的终点就在河的对岸。兔子呆坐在河边,不知怎么办才好。过了一会儿,乌龟爬到了河边,它朝兔子笑笑,然后滑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到达了终点。
这场比赛告诉我们:发挥特长可以帮助你成功。
(3)第四场比赛。
龟兔共赢:但是,故事还没结束!几场比赛下来,兔子和乌龟成了好朋友。它们决定再来一场比赛!这次它们一起出发。但这次可是兔子扛着乌龟,直奔到河边。在那里,乌龟下来,背着兔子过了河。到了河对岸,兔子再次扛着乌龟,它们两个一起到达终点。它们体验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成就感。
这场比赛告诉我们:互帮互助可以收获成功。
4.书上列举了“乌龟又赢了”的新的故事情节。现在你们来读一读。
5.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思想,大胆想象。
6.可以新编其他的故事,如《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等。
设计意图:
小组交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出示范文。
新龟兔赛跑
有一天,乌龟和兔子碰到了一起,兔子不服气地说:“上次你赢了,那是因为我打了个盹儿,今天我们就再比一次吧!”乌龟说:“好啊!”它们邀请小鸟为它们作裁判。它们的比赛吸引了森林里的很多动物观看。
乌龟和兔子站到了起跑线上,小鸟裁判一声口哨,只见兔子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了起跑线,乌龟则慢吞吞地爬了起来。兔子一马当先,跑了好一会儿,忽然又想睡觉了,可是它想起上次失败的经历,就鼓起劲儿来继续跑,眼看终点在即,兔子以一个漂亮的跳跃到达终点。它开心极了!而乌龟还在慢吞吞地爬着。
小鸟飞过去对乌龟说:“你不要再爬了,兔子已经赢得了比赛。”乌龟说:“不,我一定要爬到终点。”全场的小动物都被乌龟的执着感动了,开始欢呼起来,连兔子也欢呼起来,为乌龟加油。就这样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乌龟终于爬到了终点,围观的动物们顿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时虎王说话了:“我宣布冠军是兔子,但还要颁发一个特别的奖给乌龟——执着奖。”虎王分别给它们颁发了奖杯。
后来,乌龟和兔子互相帮助,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贵在执着和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指导:范文是如何把故事写具体的 (大胆想象,抓住它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写,结尾写出了从中明白的道理。)
设计意图:
例文引导学生,感悟习作的方法。
五、小组交流自己准备写的内容。
六、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七、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我评改能力。
2.让学生懂得“文章不厌百回改”的道理,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重温习作要求。
1.我们一起重温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新编故事)要求我们要敢于大胆想象。
2.师:同学们的习作都按时完成了。你们编写的故事老师也都看过了,写得很吸引人。
二、诵读优秀习作。
1.教师诵读优秀习作,说说好在哪里。
2.师生评议优秀习作。
三、小组交流习作。
1.学生四人一组,组内交流分享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段,让全班同学欣赏。
2.学生集体交流,教师指导或参与。
3.请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习作,其他同学谈谈听后的感受,师生共同评价,感悟习作要求和方法。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的学习习惯,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四、集体修改习作。
1.师: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习作(中等文章)。
2.课件出示习作,学生快速朗读。
3.学生指出有明显错误的词句,适当补充情节、对话,或增加角色的建议。
4.师生共同评改。
5.请同学们按照以上方法,两两互改。
设计意图:
通过评议优秀习作,示范指导修改习作,让学生在赏中学法,议中悟改,提高写作能力。
五、自我修改。
1.师:同学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自我修改才是最好的方法,那自己怎么改呢 方法就是:自己读一读,改字词、句子;想一想同学的建议,适当补充情节、对话,或增加角色等。
2.学生自我修改,修改后再读给小组成员听。
3.誊写到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提高修改习作的兴趣,学会取长补短。
【板书设计】
习作:故事新编
1.明确习作要求。 2.诵读优秀习作。
3.小组交流习作。 4.集体修改习作。
5.自我修改习作。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感知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2.朗读句子,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同义词的差异。
3.学习描写冬天的方法,并能照样子写写其他季节。
4.通过在书签上写格言,学习竖着书写的方法。
5.积累有关勤学的名言,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感知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2.体会同义词的差异;口头描述其他季节。
3.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写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童话,学习了这一单元,你觉得童话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说)
2.读读交流平台,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
3.童话充满着奇思妙想,里面的人物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
例如:《巨人的花园》中桃树神奇的变化: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体会故事的神奇,也可以感受到原本凶狠的巨人变成了一个和善的人。
4.你还知道哪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故事
(学生自由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中存在的奇思妙想)
5.教师总结: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童话非常有趣,我们阅读时应该大胆想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悟童话的奇思妙想,并学习这种写法。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件1:课本第135页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1)学生读读这些句子,在旁边标注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2)小组交流加点词语的意思。
(3)教师汇报、点拨。
①慰藉:安慰,抚慰。
安慰:使心情安适。
词语比较:安慰是语言上的,而慰藉是自我心理情感的填补。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运用。
②忘记:不记得;该做的事没有做,没有记住。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多强调精神层面。
词语比较:“忘记”侧重于事;“忘怀”偏向于忘记一些伤心、不愿意去记住的事,含“释怀”之意。
(4)教师出示课件2:其他词语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准确地用词。
2.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冬天的,再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1)学生读这些句子,说说句子是如何描写冬天的。
(2)学生交流描写冬天的写法。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描写冬天的写法。
抓住冬天的景物:雪、北风、霜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季节的特点。
(4)学生试描述其他季节。
春天是充满生机的。春风将春的消息撒遍大地。没过多久,小草便从地下探出了脑袋,小花也慢慢地绽开了笑脸。还有小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歌。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练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书写提示。
1.树叶书签。选取桂花树或茶树的叶子,把正面和背面擦洗干净。剪一个孔,拴上绳,写上字。
2.也可以用彩纸做书签。
首先,把彩纸剪成你喜欢的形状,在上面写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然后在上面剪一个孔,再把短绳子系在小孔上,这样一个书签就做好了。
3.写格言的要求。
(1)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2)字距要均匀。
(3)上下字要对齐。
(4)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4.学生课后做书签夹到书里。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积累名言的习惯。
四、日积月累。
1.读读这些句子。
2.教师正音,引导学生读通读顺。
3.学生交流这些名言的意思。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少年时不懂得刻苦学习,到老了才发奋想要读书就太迟了。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读一天书就下一天的功夫,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掉十天读书的收获。强调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学习不怕晚,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如果想要博览群书、学识丰富,勤奋是唯一的途径;如果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刻苦的学习态度是前行的关键。此句旨在鼓励人们多读书、不怕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成就。
5.这些有关勤学的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我们要勤奋学习,要刻苦用功读书。)
6.小组交流意思。
7.学生背诵。
设计意图: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格言,背诵积累格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感悟童话故事的奇思妙想。
词句段运用: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思,感悟写景的方法。
书写提示:树叶书签、彩纸书签。
日积月累:刻苦学习、勤奋读书。
期末学生评语选粹
◆品学兼优◆
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老师感到非常满意。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
◆朴实无华◆
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善良懂事◆
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
◆顽皮好动◆
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儿调皮的孩子。这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但你缺乏自制力,在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
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
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调皮捣蛋◆
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级里的宣传墙报上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有时还调皮得可爱。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请谨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